我们来学习通货膨胀的类型。
在经济分析中,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对通货膨胀进行分类。
通常,通货膨胀的程度、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公众预期程度都是对通货膨胀进行分类的标准。
一、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快步或小跑式的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
1.温和的通货膨胀,又称爬行的通货膨胀或不知不觉的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发展缓慢,短期内不易觉察,但持续的时间很长。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率在2.5%以下的,不能称为通货膨胀;达到2.5%,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
2.快步或小跑式的通货膨胀。是指人们对物价上涨有明显感觉,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由于物价上涨幅度大,导致人们不愿保存纸币,尽可能地储存实物,以避免遭受损失,借贷利息和工资也都因考虑物价上涨率而不断调整。
3.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或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这种类型通货膨胀的特点是价格飞速上升,货币贬值达到天文数字,正常的经济活动日趋紊乱,最后导致整个货币制度的崩溃。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3年的德国,一个月物价上涨数十倍,最后,马克只等于原来价值的1万亿分之一。
二、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可分为隐蔽的通货膨胀和公开的通货膨胀:
1.隐蔽的通货膨胀,又称压制性通货膨胀或被遏制的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的特点是为了保持物价平稳,国家对物价进行管理或冻结,对某些商品进行补贴。
表面上看物价变动不大,但实际上市场商品供应紧张,黑市活跃,通货膨胀仍然存在,国家一旦将价格放开,商品价格将大幅度上涨。
2.公开的通货膨胀,又称开放式的通货膨胀。这类通货膨胀的特点是商品价格是开放性的,随市场供求自由涨落,只要出现通货膨胀,其价格水平明显上升。因此,物价指数的变化能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三、根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通货膨胀又可分为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1.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
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水平,而引起的物价水平上升。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是指在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的提高而推动物价上涨。
3.结构型通货膨胀
该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的物价水平上升。
四、根据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程度,通货膨胀又可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
1.预期的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是指公众可以正确地预期物价上涨率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公众会将预期到的通货膨胀考虑到自己的交易中,所以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就会年复一年地持续下去。
2.非预期的通货膨胀。
该种通货膨胀发生时价格上涨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公众没办法将其考虑到交易中,所以这种通货膨胀不会一直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