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何谓“天人合一”?
儒家经典《尚书》《春秋》等书中不时有君主的施政态度影响天时、国君失德引发灾异的记载。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此基础上,提出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意与人事交感相应,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祥灾,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然而在天人合一学说中,最重要的并非天人感应思想,而是天人合德思想。儒家主要从效仿天地之道入手,将天地之道内化为人德,而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早总结出“天人合一”概念的张载,他在《正蒙·乾称篇》中提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也正是从天道与人德合一的角度出发,将天人关系与《中庸》的诚明观念结合起来。
儒家谈天人合一,还特别强调阴阳和谐、乾坤并建。作为国家或单位的最高管理者要效法天德,而管理团队的执行层则要效法“地德”,没有大地的配合,天也做不成任何事情。《坤卦》卦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这就是说,作为团队的执行者,要有柔顺之德,如果不跟从决策者,就会迷失方向,如果能忠诚地跟随主导者的正确决策,或者在忠诚的基础上,以正直之心弥补、规劝决策者的缺憾,并且不居功自傲,就能配合决策者完成“利天下”的大任。
这也说明,天、地万物之德都可以作为“人”学习的对象。唐太宗就指出管理天下要“君臣共治”而非君王独裁,而大臣如魏征等对唐王朝很忠诚,勤勉任事但不唯命是从,在忠诚的基础上常提劝谏之策,这种和谐的君臣关系也是对天地之道的模拟与合一,成为了贞观之治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