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

骆玉明

目录

  • 1 诗经
    • 1.1 绪言(上)
    • 1.2 绪言(中)
    • 1.3 绪言(下)
    • 1.4 《诗经》概述
    • 1.5 周南·关雎(上)
    • 1.6 周南·关雎(下)
    • 1.7 召南·野有死麇
    • 1.8 王风·君子于役
    • 1.9 卫风·伯兮
    • 1.10 郑风·萚兮
    • 1.11 唐风·山有枢
    • 1.12 陈风·月出
    • 1.13 汉广和叔于田
  • 2 楚辞
    • 2.1 《诗经》与《楚辞》的区别
    • 2.2 《楚辞》的作者
    • 2.3 九歌·山鬼
  • 3 汉诗
    • 3.1 垓下歌
    • 3.2 大风歌
    • 3.3 战城南
    • 3.4 妇病行
    • 3.5 艳歌行
    • 3.6 十五从军征
    • 3.7 陌上桑
    • 3.8 读诗的三个过程
    • 3.9 古诗十九首
    • 3.10 青青河畔草
    • 3.11 回车驾言迈
    • 3.12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 3.13 短歌行
    • 3.14 名都篇
  • 4 五言诗
    • 4.1 咏怀诗·其十七
    • 4.2 咏怀诗·其七十一
    • 4.3 饮酒·其五(上)
    • 4.4 饮酒·其五(下)
    • 4.5 读山海经·其一
    • 4.6 登江中孤屿
    • 4.7 南朝至唐代诗歌艺术的发展
    • 4.8 南朝诗歌的声律变化
    • 4.9 南朝诗歌的结构变化
    • 4.10 南朝诗歌的诗体变化
  • 5 七言诗
    • 5.1 春江花月夜
    • 5.2 将进酒
    • 5.3 久别离
    • 5.4 凉州词
    • 5.5 出塞
    • 5.6 客中行
  • 6 五言绝句
    • 6.1 寻隐者不遇、行宫
    • 6.2 鹿柴
    • 6.3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兮
  • 7 五言律诗
    • 7.1 题破山寺后禅院
    • 7.2 过故人庄
  • 8 七言律诗
    • 8.1 七言律诗概述
    • 8.2 登高
    • 8.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8.4 锦瑟
  • 9 词
    • 9.1 词的演化过程
    • 9.2 温庭筠词二首
    • 9.3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 9.4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却久
    • 9.5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9.6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 9.7 李煜词的风格特征
    • 9.8 宋词的发展轨迹与派系衍生
    • 9.9 一剪梅
    • 9.10 念奴娇·赤壁怀古
    • 9.11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9.12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9.13 暗香
    • 9.14 苏幕遮·燎沉香
    • 9.15 醉蓬莱·见羞容敛翠
    • 9.16 鹊桥仙·纤云弄巧
    • 9.17 鹧鸪天·小令尊前风玉箫
  • 10 阅读
    • 10.1 阅读
周南·关雎(下)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至于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國史明乎得失之迹,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是以一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謂四始,《詩》之至也。

  然則《關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繫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鵲巢》、《騶虞》之德,諸侯之風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繫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是《關雎》之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