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鲁迅的《呐喊》《彷徨》
    • 1.1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 1.2 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 1.3 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 1.4 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
    • 1.5 鲁迅的《呐喊》《彷徨》(五):爱情题材的小说
  • 2 五四时期的小说
    • 2.1 五四时期的小说(一):冰心与“冰心体”
    • 2.2 五四时期的小说(二):庐隐、许地山、叶圣陶
    • 2.3 五四时期的小说(三):乡土小说流派
    • 2.4 五四时期的小说(四):郁达夫与“自叙传”小说
  • 3 茅盾的《蚀》与《子夜》
    • 3.1 茅盾的《蚀》与《子夜》(一):特色与成就
    • 3.2 茅盾的《蚀》与《子夜》(二):人物系列
    • 3.3 茅盾的《蚀》与《子夜》(三):《子夜》细读
    • 3.4 茅盾的《蚀》与《子夜》(四):吴荪甫形象
    • 3.5 茅盾的《蚀》与《子夜》(五):《子夜》的艺术
  • 4 巴金的《家》与《寒夜》
    • 4.1 巴金的《家》与《寒夜》(一):巴金与无政府主义
    • 4.2 巴金的《家》与《寒夜》(二):巴金的前期作品
    • 4.3 巴金的《家》与《寒夜》(三):《家》的人物形象
    • 4.4 巴金的《家》与《寒夜》(四):巴金的写作风格
    • 4.5 巴金的《家》与《寒夜》(五):《寒夜》细读
  • 5 老舍《骆驼祥子》与《四世同堂》
    • 5.1 老舍《骆驼祥子》与《四世同堂》(一):老舍的特色与贡献
    • 5.2 老舍《骆驼祥子》与《四世同堂》(二):底层市民生活
    • 5.3 老舍《骆驼祥子》与《四世同堂》(三):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
    • 5.4 老舍《骆驼祥子》与《四世同堂》(四):虎妞形象
  • 6 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
    • 6.1 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一):湘西题材
    • 6.2 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二):沈从文的写作意图
    • 6.3 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三):《边城》
    • 6.4 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四):沈从文的美学观
    • 6.5 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五):牧歌理想
  • 7 三十年代小说
    • 7.1 三十年代小说(一):三十年代文学概述
    • 7.2 三十年代小说(二):《莎菲女士的日记》
    • 7.3 三十年代小说(三):萧红的创作
    • 7.4 三十年代小说(四):张恨水的创作
  • 8 鲁迅的杂文
    • 8.1 鲁迅的杂文(一):鲁迅杂文概述
    • 8.2 鲁迅的杂文(二):鲁迅杂文的价值
    • 8.3 鲁迅的杂文(三):鲁迅杂文的鉴赏分析
    • 8.4 鲁迅的杂文(四):议论中的联想与形象化表达
    • 8.5 鲁迅的杂文(五):讽刺、幽默与曲笔
  • 9 三四十年代散文
    • 9.1 三四十年代散文(一):三四十年代的散文概述
    • 9.2 三四十年代散文(二):林语堂与闲适散文
    • 9.3 三四十年代散文(三):独语与闲话
    • 9.4 三四十年代散文(四):三四十年代的散文作家
  • 10 曹禺的《雷雨》
    • 10.1 曹禺的《雷雨》(一):话剧在中国的发展
    • 10.2 曹禺的《雷雨》(二):《雷雨》的特色
    • 10.3 曹禺的《雷雨》(三):周朴园形象
    • 10.4 曹禺的《雷雨》(四):繁漪形象
  • 11 张爱玲与钱钟书
    • 11.1 张爱玲与钱钟书(一):张爱玲的创作
    • 11.2 张爱玲与钱钟书(二):《金锁记》
    • 11.3 张爱玲与钱钟书(三):钱钟书与《围城》
    • 11.4 张爱玲与钱钟书(四):《围城》的内涵和艺术成就
  • 12 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
    • 12.1 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一):孙犁的创作艺术
    • 12.2 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
    • 12.3 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三):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 12.4 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四):问题小说
    • 12.5 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五):《白毛女》
  • 13 阅读
    • 13.1 阅读
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三):《边城》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一个“乡下人”的“希腊小庙”

———走进沈从文的笔下世界

1922年夏天,一个湘西小镇的苗族年轻人,为了文学放弃一切,怀揣着梦想来到北京,在北大做了旁听生,在“窄而霉小斋”发愤写作。寒冬腊月,他却还穿着一件薄布衫,忍受着文学前辈鲁迅的误解和伤害,忍受着文学编辑的讥讽和嘲笑,带着他心中对文学虔敬的那份执著那份坚定,一步步朝着心目中的圣殿走去,一点点靠近,靠近……

说起来我也算是个 “从文书迷”了,在四壁皆书的家里,新文学旧版本中,收集到沈从文的作品是最晚的,也是最多的,从散文到小说,从《边城》到《从文自传》,从读他的第一本书开始就深深地喜欢上了他和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每每进入沈从文的文字,都能被他那种淳朴情境深深感染,静心平思,总能收获一份踏实,一份坦然!

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镌刻着一句古老的格言:认识你自己。与其说这格言是一道神谕,毋宁说它是一种警示。物质欲望如今已占领了现代人的大部分心灵空间,更多时候人们沉溺于感官的满足和宣泄,忘记了自己对生命和人性本身的追问和反思。常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空虚、无聊和失望,不满足感,如影随形,恶魔一样缠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尘世,任谁也无法摆脱肉体凡胎对物欲的渴望,所以人类在不断地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精神家园,去实现我们自然健康的生活状态。于是人们向往各种艺术,让它们净化我们的心灵,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塑造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和谐世界。

沈从文经常说“我是一个乡下人”。人性是这个“乡下人”创作的起点和归宿。“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在这个“乡下人”建造的“希腊小庙”中,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个美丽、自然、淳朴而又充满了人性美、人情美的湘西世界。

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太多的人常常迷失了自己,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竞争面前力不从心、悲观失望。那么只要你耐心地坐下来,认真地读一读这个“乡下人”的文字作品,你就会从他的那座小小的希腊神庙中,发现生命的顽强和坚韧在他的文字作品中不断呈现,他对生命的关爱,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怀也通过他那优美细腻的语言,美丽迷人的风景,淳朴强悍的风俗民情呈现在我们面前。他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的思考和探寻,他的自然、温馨和关爱,就会让你在淡泊、宁静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价值。

沈从文在写完《边城》时曾说:“《边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热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了,应当还保留些本质在年轻人的血里和梦里,相宜的环境中即可重新燃起年轻人的自尊和自信心。”沈从文多么希望他的文字是一种浸染,一种熏陶,让这个“乡下人”笔下流淌的那种对生命的信仰,对人性的探寻,对人类的博爱和关怀的美好热情能够被重视并保存下来,浸入到现代人的精神内核,去暖热一颗颗渴求温暖和关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