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鲁迅的《呐喊》《彷徨》
    • 1.1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 1.2 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 1.3 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 1.4 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
    • 1.5 鲁迅的《呐喊》《彷徨》(五):爱情题材的小说
  • 2 五四时期的小说
    • 2.1 五四时期的小说(一):冰心与“冰心体”
    • 2.2 五四时期的小说(二):庐隐、许地山、叶圣陶
    • 2.3 五四时期的小说(三):乡土小说流派
    • 2.4 五四时期的小说(四):郁达夫与“自叙传”小说
  • 3 茅盾的《蚀》与《子夜》
    • 3.1 茅盾的《蚀》与《子夜》(一):特色与成就
    • 3.2 茅盾的《蚀》与《子夜》(二):人物系列
    • 3.3 茅盾的《蚀》与《子夜》(三):《子夜》细读
    • 3.4 茅盾的《蚀》与《子夜》(四):吴荪甫形象
    • 3.5 茅盾的《蚀》与《子夜》(五):《子夜》的艺术
  • 4 巴金的《家》与《寒夜》
    • 4.1 巴金的《家》与《寒夜》(一):巴金与无政府主义
    • 4.2 巴金的《家》与《寒夜》(二):巴金的前期作品
    • 4.3 巴金的《家》与《寒夜》(三):《家》的人物形象
    • 4.4 巴金的《家》与《寒夜》(四):巴金的写作风格
    • 4.5 巴金的《家》与《寒夜》(五):《寒夜》细读
  • 5 老舍《骆驼祥子》与《四世同堂》
    • 5.1 老舍《骆驼祥子》与《四世同堂》(一):老舍的特色与贡献
    • 5.2 老舍《骆驼祥子》与《四世同堂》(二):底层市民生活
    • 5.3 老舍《骆驼祥子》与《四世同堂》(三):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
    • 5.4 老舍《骆驼祥子》与《四世同堂》(四):虎妞形象
  • 6 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
    • 6.1 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一):湘西题材
    • 6.2 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二):沈从文的写作意图
    • 6.3 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三):《边城》
    • 6.4 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四):沈从文的美学观
    • 6.5 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五):牧歌理想
  • 7 三十年代小说
    • 7.1 三十年代小说(一):三十年代文学概述
    • 7.2 三十年代小说(二):《莎菲女士的日记》
    • 7.3 三十年代小说(三):萧红的创作
    • 7.4 三十年代小说(四):张恨水的创作
  • 8 鲁迅的杂文
    • 8.1 鲁迅的杂文(一):鲁迅杂文概述
    • 8.2 鲁迅的杂文(二):鲁迅杂文的价值
    • 8.3 鲁迅的杂文(三):鲁迅杂文的鉴赏分析
    • 8.4 鲁迅的杂文(四):议论中的联想与形象化表达
    • 8.5 鲁迅的杂文(五):讽刺、幽默与曲笔
  • 9 三四十年代散文
    • 9.1 三四十年代散文(一):三四十年代的散文概述
    • 9.2 三四十年代散文(二):林语堂与闲适散文
    • 9.3 三四十年代散文(三):独语与闲话
    • 9.4 三四十年代散文(四):三四十年代的散文作家
  • 10 曹禺的《雷雨》
    • 10.1 曹禺的《雷雨》(一):话剧在中国的发展
    • 10.2 曹禺的《雷雨》(二):《雷雨》的特色
    • 10.3 曹禺的《雷雨》(三):周朴园形象
    • 10.4 曹禺的《雷雨》(四):繁漪形象
  • 11 张爱玲与钱钟书
    • 11.1 张爱玲与钱钟书(一):张爱玲的创作
    • 11.2 张爱玲与钱钟书(二):《金锁记》
    • 11.3 张爱玲与钱钟书(三):钱钟书与《围城》
    • 11.4 张爱玲与钱钟书(四):《围城》的内涵和艺术成就
  • 12 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
    • 12.1 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一):孙犁的创作艺术
    • 12.2 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
    • 12.3 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三):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 12.4 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四):问题小说
    • 12.5 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五):《白毛女》
  • 13 阅读
    • 13.1 阅读
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五):牧歌理想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鲁迅、老舍、沈从文为何无缘诺奖?


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揭开尘封许久的谜团

17次担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的瑞典著名作家谢尔·埃斯普马克23日在上海揭开了尘封许久的谜团,即鲁迅、老舍、沈从文等中国文学大家为何无缘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作家

在莫言以中国作家身份夺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中国人有强烈的“诺奖情结”,文学界也隐约流传着关于鲁迅、林语堂、老舍、沈从文等文坛大家曾进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视野的传言。不过,传言未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正式回应。

长期担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的谢尔终于在23日介绍了相关情况。他表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过程有保密规定,但有一定的解密空间。

82岁的谢尔·埃斯普马克现在仍是诺贝尔奖文学奖五人评选委员会成员之一,2011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邀请其访问上海,因其七卷本长篇小说《失忆的年代》被译为中文在华出版,由于种种原因,谢尔·埃斯普马克今年才得以成行。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谢尔·埃斯普马克说,莫言作为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令人欣喜,事实上,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成就早已受到世界关注,中国也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作家。然而,由于东西方交流的重重障碍,鲁迅、老舍、沈从文都令人遗憾地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

鲁迅“婉拒”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谢尔·埃斯普马克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机制还处于比较不完善的状态,几乎没有亚洲作家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直到1938年,以中文为母语之一写作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凭借《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上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会开始将目光投向亚洲作家,其中包括中国作家。他说,中国文豪鲁迅最先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关注。然而,当委员会通过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以及中国语言学家刘半农,以“非官方的途径”去询问鲁迅先生是否愿意被提名为候选人时,鲁迅以“配不上诺贝尔奖”为理由婉拒。

老舍、沈从文距离诺奖很近

“此后,在1968年,中国作家老舍也有可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谢尔·埃斯普马克说,在上世纪60年代,诺贝尔奖评委会正在考虑颁奖给一些亚洲作家,但激烈的讨论持续了六七年,在此期间一些作家陆续辞世,其中包括老舍。最终,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中国作家中,曾经距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人是沈从文。沈从文于1988年辞世。“诺贝尔文学奖只能颁给在世的当代作家。事实上,如果沈从文没有去世,他已经‘非常接近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谢尔说,这的确是中国文学的一大遗憾。

谢尔·埃斯普马克认为,以湘西凤凰为文学故乡、其文学作品充满浓郁中国情怀的沈从文深受评委会成员喜爱。“沈从文不仅获得提名,而且已经通过初评,出现在仅有5位作家名字的‘短名单’上。有足够多的信息和证据表明,中国作家沈从文是当年最受五位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成员喜爱的候选人。”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