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治世之本:《尚书》选读
    • 1.1 洪范九畴
    • 1.2 五行五事
    • 1.3 八政五纪
    • 1.4 皇建有极
    • 1.5 宗周三德
    • 1.6 稽疑卜筮
    • 1.7 天地庶征
    • 1.8 五福六极
  • 2 群经之首:《周易》选读
    • 2.1 卦变通爻(上)
    • 2.2 卦变通爻(下)
    • 2.3 九六之用
    • 2.4 经传之别
    • 2.5 上下二彖
    • 2.6 大小二象
    • 2.7 乾坤文言
  • 3 众妙之门:《老子》选读
    • 3.1 字之曰道
    • 3.2 道法自然
    • 3.3 玄之又玄
  • 4 返璞归真:《庄子》选读
    • 4.1 天籁之音
    • 4.2 非彼无我
    • 4.3 物无是非
    • 4.4 道通为一
    • 4.5 人之至知
    • 4.6 物论之齐
    • 4.7 天府葆光
    • 4.8 寓言明志(上)
    • 4.9 寓言明志(中)
    • 4.10 寓言明志(下)
    • 4.11 道术之裂
    • 4.12 百家之学
    • 4.13 墨家之变
    • 4.14 宋尹之流
    • 4.15 慎田之说
    • 4.16 老子之道
    • 4.17 庄子之语
    • 4.18 惠施之辩
  • 5 太虚一实:《思问录》选读
    • 5.1 人性之善
    • 5.2 人道之独
    • 5.3 太虚一实
    • 5.4 动静阖辟
    • 5.5 穷理限事
    • 5.6 诚几斯神
    • 5.7 天器人道
    • 5.8 有我非私
    • 5.9 习与性成
  • 6 气化流行:《孟子字义疏证》选读
    • 6.1 以经证理(上)
    • 6.2 以经证理(下)
    • 6.3 心言理义(上)
    • 6.4 心言理义(下)
    • 6.5 心思神明
    • 6.6 批驳宋儒
    • 6.7 人伦日用
    • 6.8 性善自然
  • 7 阅读
    • 7.1 阅读
太虚一实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太虚,一实者也。故曰“诚者天之道也”。用者,皆其体也。故曰"诚之者人之道也”。

无极,无有一极也,无有不极也。有一极,则有不极矣。“无极而太极”也,无有不极,乃谓太极;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得而后见有德;德犹得也。储天下之用,给天下之得者,举无能名言之。天曰无极,人曰至善,通天人曰诚,合体用曰中;皆赞辞也,知者喻之耳。喻之而后可与知道,可与见德。

天不听物之自然,是故絪缊而化生。乾坤之体立,首出以屯。雷雨之动满盈,然后无为而成。若物动而已随,则归妹矣。归妹,人道之穷也。虽通险阻之故,而必动以济之。然后使物莫不顺帝之则。若明于险阻之必有,而中虚以无心照之,则行不穷而道穷矣。庄生齐物论,所凭者照也,火水之所以未济也。未济以明测险,人道之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