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

韦庆旺

目录

  • 1 第一讲 认识情绪
    • 1.1 认识情绪(上)
    • 1.2 认识情绪(下)
  • 2 第二讲 情绪的功能
    • 2.1 情绪的功能(上)
    • 2.2 情绪的功能(下)
  • 3 第三讲 压力与情绪
    • 3.1 压力与情绪(上)
    • 3.2 压力与情绪(下)
  • 4 第四讲 情商与韧性
    • 4.1 情商与韧性(上)
    • 4.2 情商与韧性(下)
  • 5 第五讲 焦虑和抑郁
    • 5.1 焦虑与抑郁(上)
    • 5.2 焦虑与抑郁(下)
  • 6 第六讲 快乐与幸福
    • 6.1 快乐与幸福(上)
    • 6.2 快乐与幸福(下)
  • 7 阅读
    • 7.1 阅读
情商与韧性(上)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绪商数,简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其包括导商(LQ)。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它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绪的部分变为可以控制情绪。

 


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而如果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执,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



延迟满足是幼儿自我控制的表现之一,反映的是一个孩子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不仅是幼儿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也是儿童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更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基本的、积极的人格因素,是儿童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

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未来更容易发展出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能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困难;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更能抵制住即刻满足的诱惑,而实现长远的、更有价值的目标。


而如果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在未来发展倾向上则缺乏上述品质,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贪睡懒觉不起床等;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也相对较多;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退缩、固执,优柔寡断;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

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意志力的表现。它是我们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在生活中,一些人常要在周末或晚上放弃休闲活动,专心工作,难道他们不知道怎么消遣吗?这其实就是延迟满足的表现。为了保障退休后的生活,现在就将部分收入储蓄起来或者用于再投资,这也是延迟满足的表现。为了有健康的身体,不抽烟、不酗酒、不暴食,这也需要延迟满足的能力。

人有各种不同的目标,有些目标比较遥远。要完成遥远的目标,需要刻苦辛勤的工作。当完成目标时,所得的回报也很大。但要完成目标,便要付出代价,譬如要放弃即时的享乐,以及约束自己的行为。有时为了达到目标,先要完成一些比较单调的工作。为了成为一位律师,就得先强记法律。人在从事这些单调的工作时容易疲倦,甚至面对着沉闷的工作而感到厌恶。这时候,一些可以令人获得即时快感的活动便成了一种很大的诱惑。如果在沉闷的工作中找一点消遣,也是无可厚非的事。可是,如果缺乏意志力,每遇上外界的诱惑,便放下学习或工作,追求即时享乐,这便很难完成自己的目标了。

1925年,Thondike提出了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他认为,拥有社会智力的人“具有了解及管理他人的能力,能在人际关系上采取明智的行动”,并把 “社会智能" 描述为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1935年,美国心理学家Alixander在他的《智力:具体与抽象》一文中提出了非智力因素(nonintellective factoers)的概念。

1940年,Wechsler提出普通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并于1943年提出非智力因素是预测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智能的情感部分可能是生活成功的必要组成部分。

1965年美国人高尔曼,提出了所谓情商的概念 EQ。1975年霍华德-加德纳出版了 《发敖的智能》 一书, 介绍了多元化智能的理念。

1983年,Gadener发展了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其中,两种情绪维度成分:内省智力(intrapsychic intelligence)和人际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这两项能力,让“社会智力”的概念再一次的受到教育界以及心理界的重视。

1987 年吐基思-比思利在 《门撒杂志》 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用到 “情商” (即 EQ, 用来衡量情感智能的商数) 这个术语。 尽管巴昂(RcuvenBar-0n,,以色列著名心理学家。)声称自 己在未发表的毕业论文中已经用过这个术语,大家还是公认这篇文章是首次使用 “情商”并发表。 

1988年,心理学家Bar-On第一个使用“EQ”这个名词,并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情绪智力量表,根据他的定义,EQ还包括了那些能影响我们去适应环境的情绪以及社交能力。

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Salovy和Mayer重新解释了情绪智力这个概念并提出了较系统的理论。随后对情绪智力的研究便得到了迅速发展,情绪智力这个术语也得到了广泛使用。同年,工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维和约翰·梅在《想象,认知和人格》杂志上发表了标志性的文章《情商》。

1995年,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的丹尼尔·戈尔曼教授出版《EQ》一书,荣登世界各国畅销书的排行榜,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EQ热潮,是的EQ一词走出心理学的学术圈,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同年,心理学家兼《纽约时报》科学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为什么她比智商更重要》一书出版后,情商这个概念得到普及。

2000年,由Bar-On主编的《情绪智力手册》出版,它标志着情绪智力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情商的水平也可以像智力水平那样用测验分数较准确地表示出来,只是暂时还没有系统、权威、成熟的测试方案,通常只是根据个人的综合表现进行判断,或者在综合测试中加入若干情商因素的考量。心理学家们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专家们还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情商应从小开始。

情商的价值是无量的,情商伴随着社会人的一生,是后天培养与修炼都能达到的。它需要自己去勇敢地面对自己厌恶的事情,这样你可以迅速地成长,去勇敢地面对自己所怕的。



从最简单的层次上下定义,情商是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戈尔曼和其他研究者认为,这种智力是由五种特征构成的: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

情绪智力是一种处理有关个人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情商包括:情绪知觉、情绪整合、情绪理解、情绪理解。

情绪知觉:记录、保存、解释情绪信息的能力。

在一个具有潜在冲突的社会中能够觉察到微妙面部表情变化的人会比没有这种能力的人,拥有更高的职位。

情绪整合:接近产生那些能够促进思维的感觉的能力。

情绪可以通过提供给我们自己的情绪信息来促进我们的思维。

情绪整合能力强的人更有可能在他们高兴的时候从积极乐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伤心的时候从消极悲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在焦虑或生气的时候就从威胁定向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他们可以在他们情绪发生变化的时候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从而促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情绪波动大人比情绪稳定的人更具有创造性。

情绪理解:理解情绪意义的能力。

情绪理解力发展较好的人能够理解一种情绪如何引发另一种情绪,情绪如何随时间变化以及短时间的情绪状态如何影响人际关系。

情绪管理:选择对释放情绪并且控制情绪表达方式的能力。其中包括:管理自己的情绪和管理别人的情绪。

情商(情绪情感智慧)(EQ),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新罕布什尔大学)和彼得·萨洛维(耶鲁大学)于1990年首先提出,但并没有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直至1995年,由时任《纽约时报》的科学记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才引起全球性的EQ研究与讨论,因此,丹尼尔·戈尔曼被誉为“情商之父”。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于1997年被引入中国大陆,从而引发全国大讨论,使之成为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

对于情感智商的概念,丹尼尔·戈尔曼并没有提出一个精确的概念。但是从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一书的字里行间,人们还是可以看出情感智商概念的端倪

即使是情商之父,在《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中并没有复述情商的准确定义(指抽象定义)。这也说明EQ仍然是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新产生的名词,其定义仍在不断更新、不断进步过程中。丹尼尔·戈尔曼本人在该书的10周年纪念版作序时提到:他认为“情智(EI)”作为情绪智力的简称,比用“情商(EQ)”更为准确。但是,EQ的概念在全球已深入人心。

在全球的教育领域,由于SEL计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的深入人心,一般将“社会情绪能力学习(SEL)”等同于“情商训练/情商学习”,专业人士反而较少提及EQ。因此,EQ成为与IQ(智商)的一个对应的商业化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