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1.1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
    • 1.2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
    • 1.3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
    • 1.4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
    • 1.5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
    • 1.6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六)
  • 2 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 2.1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一)
    • 2.2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二)
    • 2.3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三)
    • 2.4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四)
    • 2.5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五)
    • 2.6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六)
  • 3 第三章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论述和群众路线教育
    • 3.1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论述和群众路线教育(一)
    • 3.2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论述和群众路线教育(二)
    • 3.3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论述和群众路线教育(三)
    • 3.4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论述和群众路线教育(四)
    • 3.5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论述和群众路线教育(五)
    • 3.6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论述和群众路线教育(六)
  • 4 第四章 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现状与走势
    • 4.1 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现状与走势(一)
    • 4.2 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现状与走势(二)
    • 4.3 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现状与走势(三)
    • 4.4 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现状与走势(四)
    • 4.5 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现状与走势(五)
  • 5 第五章 中国周边安全战略
    • 5.1 中国周边安全战略(一)
    • 5.2 中国周边安全战略(二)
    • 5.3 中国周边安全战略(三)
    • 5.4 中国周边安全战略(四)
  • 6 第六章 形势与政策
    • 6.1 形势与政策(一)
    • 6.2 形势与政策(二)
    • 6.3 形势与政策(三)
    • 6.4 形势与政策(四)
  • 7 教学活动
    • 7.1 教学活动的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一)


改革,汉语词语,现常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一般指各种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宗教组织作出的改良革新,相较于革命是以极端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权以达成改变现状的目的,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 通常一个改革是否能成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若成功可让该国走向稳定局势,若失败可能遭致内乱或冲突。

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另有人名、电影名以及肖邦乐曲名亦为“革命”。

革命与改革对立统一  改革与革命很难从概念上区分,二者之间既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又有相互补充的地方。

  改革是执政人员自上而下调整统治政策(非暴力手段)

的行为或者思想;而革命则是以暴力的方式来推

翻旧的统治建立新的政权的行为或者思想。改革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例如:技术改革、改革经济体制 、宗教改革。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有两种: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而革命只有一种局势对旧的事物或思想进行彻底的变更!改革,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革命是对此些的彻底变更。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而革命多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

尽管改革与革命存在以上种种区别。但在变革社会制度方面两者往往可以相辅相成。改革与革命并非像油和水那样界线清楚,有的时候改革就是一种革命,有的时候疾风暴雨的革命会演变为和风细雨的改革。从性质上看,改革与革命都有可能会是社会性质的根本变革。改革有走向社会根本转型的,当代俄罗斯改革、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凯末尔的改革都是这样。改革是渐进方式,革命是突变方式。革命前如果没有改革,恐怕革命难以发生;革命后没有改革,革命的成果也不易巩固。它们都有其各自的特殊功能,互相矛盾又相互补充,不可相互取代,也不能简单规定谁高谁低。近代中国是十分落后的国家,并因此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从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来看,先从局部开始实行改革、变革,是加速近代化进程的主要措施和方法之一。比如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中的改革主张,已突破具体局部改革的界限,而对整个封建制度中的弊端提出改革的方法。但是,历史发展表明,社会的进步光靠改革、改良还不行。当改革的趋势达到一定的极限不能前进时,就需要用革命的暴力手段解决问题,推翻旧的专制统治,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年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最终成果被北洋军阀窃取。试想如果辛亥革命胜利之后中国立即实施一系列适合当时社会的改革,革命的成果得以巩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将加速很多。因此,革命和改良,既有互相矛盾的一面,又有互相依存、补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