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1.1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
    • 1.2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
    • 1.3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
    • 1.4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
    • 1.5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
    • 1.6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六)
  • 2 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 2.1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一)
    • 2.2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二)
    • 2.3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三)
    • 2.4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四)
    • 2.5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五)
    • 2.6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途径---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六)
  • 3 第三章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论述和群众路线教育
    • 3.1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论述和群众路线教育(一)
    • 3.2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论述和群众路线教育(二)
    • 3.3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论述和群众路线教育(三)
    • 3.4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论述和群众路线教育(四)
    • 3.5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论述和群众路线教育(五)
    • 3.6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论述和群众路线教育(六)
  • 4 第四章 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现状与走势
    • 4.1 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现状与走势(一)
    • 4.2 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现状与走势(二)
    • 4.3 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现状与走势(三)
    • 4.4 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现状与走势(四)
    • 4.5 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现状与走势(五)
  • 5 第五章 中国周边安全战略
    • 5.1 中国周边安全战略(一)
    • 5.2 中国周边安全战略(二)
    • 5.3 中国周边安全战略(三)
    • 5.4 中国周边安全战略(四)
  • 6 第六章 形势与政策
    • 6.1 形势与政策(一)
    • 6.2 形势与政策(二)
    • 6.3 形势与政策(三)
    • 6.4 形势与政策(四)
  • 7 教学活动
    • 7.1 教学活动的要求
中国周边安全战略(二)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思想: 

 第一,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邓小平说,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经济建设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通过对国际形势以及我国周边环境的冷静观察和科学分析,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了新判断,明确指出:“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党才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国际形势进一步趋向缓和。对此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还是站得住的。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邓小平以敏锐的洞察力,从当代世界面临的纷繁复杂的问题中提炼出两个主要问题,即和平与发展问题。邓小平指出.这两大问题非常突出,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根据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判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和平与发展表述为“当代世界主题”,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则首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尽管提法不同,但它们都是指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首先,当代世界在政治上的主要矛盾是东西方还存在对抗与世界要和平的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丁东西对峙、美苏争霸世界的两极格局,给世界和平带来极大威胁。冷战结束后,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因此,和平问题就成为当代世界政治最突出的问题和集中体现。其次,当代世界在经济上的主要矛盾是南北方差距的扩大与国家要发展的矛盾。邓小平指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南方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北方的资本和商品出路就有限得很,如果南方继续贫困下去,北方就可能没有出路。因此,发展问题就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最核心的问题和集中体现。抓住了这两大问题,也就从错综复杂的国际矛盾中,抓住了制约、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把握了时代的主题。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指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根除;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但南北差距仍在扩大,世界各国远未实现共同繁荣。根据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的现实,邓小平在90年代初说,在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中,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邓小平对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以及包含在其中的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制定正确的外交战略提供了基本依据,也为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和制定中国的外交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