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曾经责骂过荷马和费奥克利特,可是把亚当·斯密的著作读过,就成为造诣高深的经济学家,就能够懂得:国家如何富强,如何生存并且为什么:当它一旦有了天然物产,就连黄金也用不着。——普希金
一个本分而又爱好思考的平常人
在英国,继配第之后,出了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的成就超过前人,并为后人所景仰,马克思称赞他是“工场手工业时期集大成的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1723~1790年)这人其实很平常,所不同的是他很爱好学习和思考。他父亲是苏格兰的一个海关官吏,在斯密出生前三个月就谢世了。但他受到了良好教育,14岁便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虽然是一所名气不大的大学,由于用功和成绩优良,他得以转入当时名气最大的贵族式大学牛津大学学习。但牛津大学的授课令他反感,“完全是一种胡说八道”。所以他独自一个人孤立地生活着,潜心于研究自己的学问。这时休谟的《人性论》出版,给予斯密很大影响,他很快与休谟建立了亲密的友谊。1751年他回到格拉斯哥大学教授逻辑学、道德哲学。他把自己的讲稿整理,于1759年出版,名为《道德情操论》,这使他博得了很大名声。但他不是书呆子,他对社会现象很感兴趣,并热心参与实践。当时的英国处在由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工业转变的时期。他所在的苏格兰,制铁和纺织工业比英国其他地方都发达。他观察这个工业区的经济生活,与著名发明家瓦特建立了关系。
可能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吸引,1764年,他放下了枯燥的教鞭,去当年轻的比克勒公爵的私人教师,并与这位公爵到欧洲旅行。在法国的一年,他有机会结交了魁奈和杜尔阁。斯密,这位爱好思考的年轻哲学家,重农主义的学说让他耳目一新,但又觉得它什么地方有毛病。1767年,他回到了故乡——一个小城市,理清他与重农主义者们争论所激发的思想。近10年的隐居之后,在1776年,一部伟大的著作诞生了,这就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我国曾翻译为《国富论》,又名《原富》)。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一经出版,立刻轰动了世界。在国内,如首相皮特这样的政要人物都自称是斯密的弟子。
在私生活方面,斯密非常守本分,十分懦弱且又充满着小市民的慈善胸怀。有人说,《道德情操论》里描写的有思虑人物的情操,就是他自己的个性。如果是这样,下面这句话,则正反映了斯密是一个欲望不强的本分人。他自问道:“一个人身体健康,不欠债务,而且问心无愧,那么他的快乐将何以复加?”但正是这样一个人,在经济学说史上,乃至在人类历史上做出了别人难以超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