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李子勋 赵然 苑媛

目录

  • 1 绪论
    • 1.1 导言
    • 1.2 走进心理学
    • 1.3 什么是心理学
    • 1.4 心理学讨论什么
    • 1.5 古典心理学
    • 1.6 古典到现代
    • 1.7 现代心理学
  • 2 90后与心理学
    • 2.1 新生面临的心理适应期
    • 2.2 90后同学的心理特征
    • 2.3 90后与父母和老师的比较
    • 2.4 大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
    • 2.5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任务
    • 2.6 如何有效的学习和生活
  • 3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
    • 3.1 心理健康的定义
    • 3.2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 3.3 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 3.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3.5 大学环境的变化
    • 3.6 案例分析
    • 3.7 压力的定义
    • 3.8 身体与压力的关系
    • 3.9 积极面对压力
    • 3.10 应对压力小技巧
  • 4 大学生学习心理及问题应对
    • 4.1 认识我们的大脑
    • 4.2 记忆的概念
    • 4.3 记忆的基本过程
    • 4.4 遗忘
    • 4.5 如何提高记忆力
    • 4.6 关于学习的心理学理论
    • 4.7 影响学习的非认知因素
    • 4.8 培养创造力
    • 4.9 大学阶段的学习
  • 5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 5.1 人际交往的概念
    • 5.2 人际交往的意义和价值
    • 5.3 人际交往的工具及条件
    • 5.4 人际交往的形式及过程分析
    • 5.5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 5.6 人际交往中的印象管理
    • 5.7 人际交往的技巧
  • 6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与性心理
    • 6.1 体味爱情
    • 6.2 爱情三角形
    • 6.3 恋爱心理的常见类型
    • 6.4 用沟通化解恋爱中的问题
    • 6.5 倾听与表达
    • 6.6 在恋爱与分手中成长
    • 6.7 性别角色及角色认同
    • 6.8 健康的性心理
    • 6.9 性心理困扰及其应对
    • 6.10 性行为不当的影响及应对
  • 7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 7.1 情绪的定义
    • 7.2 情绪的组成要素
    • 7.3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 7.4 心境、激情与应激
    • 7.5 情绪的功能
    • 7.6 情绪的基本理论
    • 7.7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及特点
    • 7.8 理性情绪疗法
    • 7.9 不合理信念及情绪疗法
    • 7.10 应对负面情绪 培养积极情绪
  • 8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 8.1 何为自我意识
    • 8.2 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 8.3 自我认同感的获得
    • 8.4 人格的心理学含义及其本质
    • 8.5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 8.6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 8.7 气质、性格和自我探索
  • 9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与应对
    • 9.1 变态人格
    • 9.2 心理学的识别方法
    • 9.3 变态心理学理论
    • 9.4 变态人格的分类与识别
    • 9.5 大学校园常见的心理疾病
    • 9.6 大学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 9.7 校园自杀危机的干预
    • 9.8 自杀预兆的识别与应对
  • 10 阅读
    • 10.1 阅读
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自我意识比真实自我对于个体行为及人格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卡尔·罗杰斯


人格中最核心的成分

自我意识/觉知,就是自我认识,就是能够感觉到自己在此时此地的身心状态,能够认识到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特别是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这种特殊的心理能力,促使人渴望得到爱和归属感——这些渴望成为塑造人格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因此,父母在培育儿童时,要高度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源于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或者,我们认为别人怎么看待我们。


自己意识到了别人的判断

例如:小强觉得,他妈妈认为自己是个诚实的孩子。

如:当一个儿童说:“我是乖孩子。”其实是在说,“爸爸妈妈认为我是乖孩子”或者“我觉得,爸爸妈妈认为我是乖孩子。”

同样道理,当一个儿童说:“我很讨厌”其实是在说, “爸爸妈妈觉得我很讨厌” 或者,“在我爸我妈眼里,我是个讨厌的家伙。”

许多成长挫折和内心冲突的原因,就出在这里。

 

在8个月前,婴儿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

8个月左右:生理自我开始萌生,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

1岁左右:开始能够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比如,婴儿喜欢扔玩具,让成人去捡,捡起来,再扔……反反复复。这就说明,婴儿能把自己和他人分开。

两岁左右:婴儿具有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表现为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

1)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

两岁左右的婴儿已经能从镜子和照片中认出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独特的特征。

2)逐步学会使用代词“我”(父母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前提:保证安全)


3岁左右:“我自己做!”

发展心理学家指出,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早期自我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亲子交往的质量。

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让孩子觉得有安全感;总是能够对孩子的需要作出敏感的反应——满足感;热情地鼓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体验成就感;能够合理地安排好孩子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感觉到周围环境的规律性以及环境变化的可预测性。这些有利于积极健康的自我发展。

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缺乏爱心和耐心,对孩子的愿望不提供尝试和学习的机会,而是采取否定的态度,贬低他们的能力,甚至讽刺、责骂,就会导致孩子自卑感、自我否定,对自我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3—6岁,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

3—6岁的儿童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历程,他们需要完成与母亲的心理分离,认同父亲。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成长标志之一。

为此,母亲最好能够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多提父亲的优点。如果孩子在家里经常看到一个场景:妈妈经常指责/瞧不起爸爸,那么,孩子既能感受到妈妈的不满,也能感受到爸爸的无奈,他的心里就会产生冲突:爸爸到底是好爸爸还是坏爸爸呢?渐渐地失去对爸爸的热情,觉得爸窝囊。

在这种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将来进行异性交往时比较容易出现问题。

女孩子更多认同妈妈,便“打包”接受了妈妈的做法——欺负对方,压制对方。男孩子既不认同妈妈,也没有形成对爸爸的认同,容易自卑,对“无能”“没出息”“窝囊”之类的信息格外敏感。

有临床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多动症是由于内心在渴望被拒绝的爸爸。所以,当越来越多的女士拒绝自己的丈夫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过动儿

【案例】:

6岁男孩儿,从4岁起,被当地多家医院诊断为儿童多动症。  两年中,他的老师不断向父母抱怨:“你家孩子没有一刻能停下来!”他从没有老老实实地坐在椅子上,总是不停地走来走去。老师教大家认字、唱歌、做游戏,他就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老师走过去制止他,让他安静或者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就又踢又打,把东西扔到地上。稍不称心就大吵大闹。他走到哪,就把混乱带到哪,严重干扰到其他人,小朋友都很难集中注意力,老师们也束手无策。

在家里,他也是一刻都不消停,常常把玩具到处乱扔,或者搞些小破坏。他不喜欢任何需要集中注意力的玩具和游戏。他似乎从来都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可能突然会做一些无理的事情。父母不得不经常请假带他去医院,或者提前从幼儿园接出来。

从行为表现看,这个孩子具备了多动症的所有症状。他的注意力水平和冲动性,远远超出了他这个年龄的正常水平。可是,真的是这个孩子出了“问题”吗?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深入了解才知道,在他4岁那年,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两口子经常在家里吵吵嚷嚷。妈妈平常说话就很快,生气的时候声音格外尖利,而且动不动就摔东西。骂老公最多的一句话是:“你还是个男人吗?”

【案例分析】:讲到这儿,你可以理解孩子为什么多动了吧。

对于一个4岁的儿童来说,父母吵架是非常恐怖的事情,他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他需要做一些事情让自己不那么害怕。有一次,他在父母吵架的时候,跑到阳台上想要躲起来,一不小心碰倒了花盆,“啪”的一声,花盆摔在地上。父母听见声响,赶忙跑过来。从此,孩子的多动行为逐渐增多。由于他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父母很多时候就顾不上吵架了,甚至同时请假来陪他。

当一个不健康的行为满足了当下的心理需求时,这个行为就很可能慢慢固化下来,甚至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习惯。这就是“因病获益”。

对于故事中的小男孩儿而言,如果不停的“动”能够换来家里的“静”,让自己多一份安全感,让妈妈少骂爸爸一些,又何乐而不为呢?



青春期是从11、12岁开始(男孩子的生理发育比女孩子稍晚一些),到17、18岁这个时期。青春期的孩子喜欢追求控制感,以证明自己长大了、独立了。

在童年时期,我们的情绪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进入青春期之后,则更多受到自己内在世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