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李子勋 赵然 苑媛

目录

  • 1 绪论
    • 1.1 导言
    • 1.2 走进心理学
    • 1.3 什么是心理学
    • 1.4 心理学讨论什么
    • 1.5 古典心理学
    • 1.6 古典到现代
    • 1.7 现代心理学
  • 2 90后与心理学
    • 2.1 新生面临的心理适应期
    • 2.2 90后同学的心理特征
    • 2.3 90后与父母和老师的比较
    • 2.4 大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
    • 2.5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任务
    • 2.6 如何有效的学习和生活
  • 3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
    • 3.1 心理健康的定义
    • 3.2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 3.3 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 3.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3.5 大学环境的变化
    • 3.6 案例分析
    • 3.7 压力的定义
    • 3.8 身体与压力的关系
    • 3.9 积极面对压力
    • 3.10 应对压力小技巧
  • 4 大学生学习心理及问题应对
    • 4.1 认识我们的大脑
    • 4.2 记忆的概念
    • 4.3 记忆的基本过程
    • 4.4 遗忘
    • 4.5 如何提高记忆力
    • 4.6 关于学习的心理学理论
    • 4.7 影响学习的非认知因素
    • 4.8 培养创造力
    • 4.9 大学阶段的学习
  • 5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 5.1 人际交往的概念
    • 5.2 人际交往的意义和价值
    • 5.3 人际交往的工具及条件
    • 5.4 人际交往的形式及过程分析
    • 5.5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 5.6 人际交往中的印象管理
    • 5.7 人际交往的技巧
  • 6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与性心理
    • 6.1 体味爱情
    • 6.2 爱情三角形
    • 6.3 恋爱心理的常见类型
    • 6.4 用沟通化解恋爱中的问题
    • 6.5 倾听与表达
    • 6.6 在恋爱与分手中成长
    • 6.7 性别角色及角色认同
    • 6.8 健康的性心理
    • 6.9 性心理困扰及其应对
    • 6.10 性行为不当的影响及应对
  • 7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 7.1 情绪的定义
    • 7.2 情绪的组成要素
    • 7.3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 7.4 心境、激情与应激
    • 7.5 情绪的功能
    • 7.6 情绪的基本理论
    • 7.7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及特点
    • 7.8 理性情绪疗法
    • 7.9 不合理信念及情绪疗法
    • 7.10 应对负面情绪 培养积极情绪
  • 8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 8.1 何为自我意识
    • 8.2 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 8.3 自我认同感的获得
    • 8.4 人格的心理学含义及其本质
    • 8.5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 8.6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 8.7 气质、性格和自我探索
  • 9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与应对
    • 9.1 变态人格
    • 9.2 心理学的识别方法
    • 9.3 变态心理学理论
    • 9.4 变态人格的分类与识别
    • 9.5 大学校园常见的心理疾病
    • 9.6 大学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 9.7 校园自杀危机的干预
    • 9.8 自杀预兆的识别与应对
  • 10 阅读
    • 10.1 阅读
变态心理学理论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故事:

小张从小与母亲过着一种单亲生活,母亲严厉,有洁癖,总是规定着小张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初中的时候他比较孤独,不善交际,还好有母亲经常跟他谈心与关怀。高中时他出现人际紧张,想退学,但熬不过母亲软硬皆施,坚持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他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进入国家重点大学,刚来学校的时候,小张还自信满满,但三个月后他陷入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困难,他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他缺乏人际经验,难以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友情。他常有失控感,会半夜偷偷去开关寝室的门,确信关好才能入睡,如果一个同学没有回来,他显得焦躁不安。他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一点不少,效果却越来越差,在同学老师疑惑的眼神下,他内心极其痛苦,却无力改变,他选择逃避,不再上课,整天躲在蚊帐里上网打游戏……。最后不得不面临退学的结果。

老师:小张的情况是大学新生常见的一种心理困扰,他可能的原因有

1、童年养育的问题

2、强迫性人格色彩

3、社会与人际适应障碍




针对故事的心理学观点:

现代心理学对小张的问题有三个不同的视觉:

1、心理学观点

精神分析观点:

童年时期双亲过分的骄纵或者过分的管束、替代孩子,使小张失去心理发育的最佳时机。家庭的情绪暴力,冷漠,致使小张自我发展受挫时,为了避免焦虑,产生一种“退行”机制,使小张的心理处在相对幼稚的状态。

弗洛伊德提出:成人的心理问题大多是早年生活中根植的。

弗洛伊德提出本我:快乐原则,被本能欲望驱使,随心所欲

         自我:社会原则,自我约束以适应人际生活

         超我:道德良知,利他与助人行为,愿意为集体荣誉与民族福祉担当责任与无私贡献。

他认为心理障碍是人潜意识冲突的一种解决结果,不是原因,处理潜意识冲突才是根本。

精神分析老师在帮助小张时,会推动他的心理“发育”(关键词),会着重讨论小张与母亲的依恋关系,以及母子关系中的创伤,促使他的自我发展。

行为与认知学派观点:

著名的行为学派桑代克与斯金纳认为:行为的结果决定着行为的再现。认知学派埃利斯认为:对外部世界消极的观念阻碍人的社会发展。小张的情况与母亲替代了他的自我发展有关,在青少年社会适应的重要时期,小张无法从行为结果中得到正面激励,更多取决于母亲的态度。同时母亲的强势让他难以形成“自我效能”的信念,对人对事存有消极的观念。当母亲缺席的时候小张不能管理好自己,也没有从自己行为结果中获益的心理能力。

行为认知老师在帮助小张时,推动他的行为与观念的“改变”(关键词)。这些心理学家会与小张制定一个改变计划,帮助他形成积极观念,自信,并能从行为结果中获得成功经验,以此推动小张回归学校正常的生活。

同时,这些学者会致力于学校环境的变化,增强监督与规则,建立人文关怀,扮演一个好母亲的角色帮助小张成长,并协助他从正面行为结果中获得自我效能感。

人本主义的观点:

这要提到卡尔.罗杰斯,他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个体会自然的朝向个人成长,自我接纳,自我实现方向发展,最终获得爱、创造力、生命意义的能力。正如一颗橡树仔,在合适的土壤与气候下,会自然的发展成为一颗高大的橡树。

人本主义的老师认为小张的问题是家庭与社会双重压力下,形成了一种扭曲的自我认知,在需求与自我价值上累累受挫,导致焦虑与不健康的行为,最终逃离现实。

这样的心理学家推动小张的心理“潜能”(关键词),发展他的爱、温暖、对自己的关怀,修正他扭曲的自我认知,改进他与环境的协调关系。




针对故事的生物医学观点:

生物医学的观点

心理障碍是病态人格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先天大脑结构变异、脑神经递质机能不良、或者基因缺陷有关。这个理论得力于现代脑功能定位科学与脑生化代谢与神经递质研究。比较著名的研究有家庭病史研究与双胞胎研究,这些研究证明人的个行为与情绪特征与先天遗传有明显的关系,有些个性呈现代代相传的现象。   

生物医学理论看起来过分简化,把复杂的人类行为归结于简单的基因与神经递质改变,忽视了后天环境的作用与人类养育、学习、模仿等习得性行为的能力。现代的观点更倾向于生物缺陷只是一种易感性,需要心理事件,社会压力与境遇不良共同作用下,才会真正发展为心理障碍。

不过生物医学观点具有一种革命性,它让民众不再责怪心理障碍者,不再认为得心理疾病是一种耻辱。中世纪心理障碍者被认为是魔鬼附体,他们被关押,铁链锁身,被鞭打,火烧,甚至处死。文艺复兴以后,人道主义运动逐渐惠及到心理障碍者,社会开始为心理病患者提供专门的医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疯人院”。在疯人院里心理病患者依然被严格管束,甚至挨打受骂,遭受羞辱,居住环境也很恶劣。直到20世纪初,一个叫克利福德.比尔斯的躁抑症患者写了一本名为《发现自我的心智》的书,揭示了他在精神病院遭受的那些非人待遇,引发社会普遍的关注与同情,由此一种富有人文关怀的,环境优良的精神医院与人性化治疗体系才真正诞生。

美国率先出现心理障碍合法化运动,健康的人纷纷呼吁保障心理障碍者合法的人生、生活、工作的权益。人们不仅无权指责心理疾病者,社会要提供他们更好的生存空间并享受更大的社会福利。

在21世纪新人本主义思潮下,人们更加关注到创造世界的人,伟大的艺术家,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科学家大多是精神心理不那么正常的人,这些人具有天赋的敏感,观察事物有独特的方法,思想不易受到理性的制约,虽然他们活的比较辛苦,内心充满苦痛,但他们引领着人类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激进的心理学家甚至说:“如果人没有一点心理异常的话,应该对自己活着感到羞愧!”因为这样的人对社会进步发展毫无可取之处。




针对故事的社会学观点:

心理障碍的社会学理论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不是个体的人”。人的行为,情感,性格受制于他所处的环境。

人际理论:心理障碍是长期经历消极人际关系模型的结果,尤其是早年与养育者之间的互动方式。实际上这个关系更多影响的是个体亲密关系模式,以及自我认知中产生的自我否定,自卑与不安全感。

这一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因为人走入社会,从幼儿园开始就被他与他人、与老师、与朋友缓冲与调节,个体在养育者哪里维持着一种不良人际模式,却可以在社会中选择并形成更有效的人际方式。

记住:如果你与父母关系不良,需要努力改善与父母的关系,不然受害的是自己。

家庭系统理论:家庭内部形成一种稳定的相互作用的行为模式,个体习得性的形成相应的行为与情绪。洁癖的母亲养育的孩子,爱干净怕脏。暴力的家庭让个体对暴力合理化,或者对暴力熟视无睹。物资贪欲过甚的家庭让个体喜欢追求奢华的生活,显摆自己的财富。

家庭是生命发展发育的摇篮,会给家庭中成长的个体打下情绪与行为的烙印。但这种影响在个体进入大学独立生活以后,因为集体生活,这些行为习惯得以调整。在个体25岁以后,会发展出与原家庭完全不同的行为与情感方式。

记住:如果你不喜欢原家庭的人际氛围与人际方式,努力在大学增进自己的人际能力。

社会结构理论:一个社会如果对个体压力太大,会增进个体心理障碍的风险。长期处在不良生活情景下,个体易于出现药物滥用,青少年犯罪,抑郁与焦虑类似的心理问题。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贫困,歧视,缺乏社会支持与认同,亚文化群体与主流文化脱节等都是个体心理障碍发生的原因。

社会过度道德化,忽视自我与个性,追求集体共性也是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之一。一个学校如果对学生行为,思想观念要求越严格,发生个体心理障碍的几率越大。相对轻松、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下,个体更容易获得自我和谐的生活。

过度道德化,让人人体验着不道德的感受,结果公众道德感与人际信任降低,犯罪率增高。

过度追求无私,让人人陷入自私的心理情景,喜欢公益的人越少,自私自利的人越多。

从心理学的角度,因为缺什么,社会就竭力倡导什么,越美化什么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什么。好的社会首先需要确保个人利益与生存基础,才会鼓励利他精神,没有前者,后者是难以实现。可惜,今天的社会管理者对社会心理学一无所知。

记住:社会是一种现实,你今天改变不了。但学习与现实友好相处,不要让自己长期陷入与社会的对抗与人际压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