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李子勋 赵然 苑媛

目录

  • 1 绪论
    • 1.1 导言
    • 1.2 走进心理学
    • 1.3 什么是心理学
    • 1.4 心理学讨论什么
    • 1.5 古典心理学
    • 1.6 古典到现代
    • 1.7 现代心理学
  • 2 90后与心理学
    • 2.1 新生面临的心理适应期
    • 2.2 90后同学的心理特征
    • 2.3 90后与父母和老师的比较
    • 2.4 大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
    • 2.5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任务
    • 2.6 如何有效的学习和生活
  • 3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
    • 3.1 心理健康的定义
    • 3.2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 3.3 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 3.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3.5 大学环境的变化
    • 3.6 案例分析
    • 3.7 压力的定义
    • 3.8 身体与压力的关系
    • 3.9 积极面对压力
    • 3.10 应对压力小技巧
  • 4 大学生学习心理及问题应对
    • 4.1 认识我们的大脑
    • 4.2 记忆的概念
    • 4.3 记忆的基本过程
    • 4.4 遗忘
    • 4.5 如何提高记忆力
    • 4.6 关于学习的心理学理论
    • 4.7 影响学习的非认知因素
    • 4.8 培养创造力
    • 4.9 大学阶段的学习
  • 5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 5.1 人际交往的概念
    • 5.2 人际交往的意义和价值
    • 5.3 人际交往的工具及条件
    • 5.4 人际交往的形式及过程分析
    • 5.5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 5.6 人际交往中的印象管理
    • 5.7 人际交往的技巧
  • 6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与性心理
    • 6.1 体味爱情
    • 6.2 爱情三角形
    • 6.3 恋爱心理的常见类型
    • 6.4 用沟通化解恋爱中的问题
    • 6.5 倾听与表达
    • 6.6 在恋爱与分手中成长
    • 6.7 性别角色及角色认同
    • 6.8 健康的性心理
    • 6.9 性心理困扰及其应对
    • 6.10 性行为不当的影响及应对
  • 7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 7.1 情绪的定义
    • 7.2 情绪的组成要素
    • 7.3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 7.4 心境、激情与应激
    • 7.5 情绪的功能
    • 7.6 情绪的基本理论
    • 7.7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及特点
    • 7.8 理性情绪疗法
    • 7.9 不合理信念及情绪疗法
    • 7.10 应对负面情绪 培养积极情绪
  • 8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 8.1 何为自我意识
    • 8.2 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 8.3 自我认同感的获得
    • 8.4 人格的心理学含义及其本质
    • 8.5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 8.6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 8.7 气质、性格和自我探索
  • 9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与应对
    • 9.1 变态人格
    • 9.2 心理学的识别方法
    • 9.3 变态心理学理论
    • 9.4 变态人格的分类与识别
    • 9.5 大学校园常见的心理疾病
    • 9.6 大学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 9.7 校园自杀危机的干预
    • 9.8 自杀预兆的识别与应对
  • 10 阅读
    • 10.1 阅读
自我认同感的获得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心理学名言:“青年初期最有价值的心理成果就是发现了自己的内部世界,对于青年来说,这种发现与哥白尼当时的革命同等重要。”

自我认同感是一个人关于自己是谁以及如何定义自己的思想或观念。包括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一致性两个方面。

当个体开始决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加入什么群体,采取什么信仰或价值观,支持什么人际交往方式,以及从事什么职业方向时,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就开始建构了。

自我认同感的发展始于婴幼儿时期,随着与外界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童年时期的自我认同感更多依赖外界评价。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增强促使人们渴望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维护自尊。此时的自我觉知和自我体验,与幼年时期更依赖外界所形成的自我认同感很可能是不一致的,从而造成内心冲突,产生自我认同危机

当我们处于青春期时,十分希望明确自己是谁,越来越深入地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自我肯定的状态。我们对于自我的状态、生理自我、社会期待、过往经验、现实经验以及未来希望等等多个方面,进行觉知,然后统合成一个完整和谐的结构。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青春期之前的自我与当下的自我之间,找到连接点,并且,还要把关于未来的自我的各种想法都结合到统一的自我概念中

当我们能够在以下三个主要的领域做出承诺时,自我认同危机便得以解决:

1)职业。选择一个职业。

2)意识形态。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信仰或政治倾向、一般性的世界观。

3)性取向。确定自己的性取向,产生于年龄相一致的性角色行为。

探索:个体在自我认同感发展过程中努力寻找适合的目标、价值观和理想等,这时个体需要从多种选择中做出抉择,以便做出有意义的投入。

承诺:个体为认识自己、实现自我,对于目标、价值观和理想等做出的精力、毅力和时间等方面的个人投资、自我牺牲以及对特定兴趣的维持。 

还没有思考和解决认同感问题,没有计划将来的生活方向。例:“我真的没有太多地思考将来的工作,我想我并不明确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低探索低承诺)

个体对一种认同感形成了承诺,但做出这种承诺时没有经历“危机”——决定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低探索高承诺)

例:“我父母是医生,因此我也想做医生,这是我熟悉的职业。”

正经历认同危机,积极地询问有关生活承诺的问题,并寻求答案。(高探索低承诺)

获得认同感的个体通过对特定的目标、信仰和价值观做出个人承诺,已经解决了认同问题。(高探索高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