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吕本中《官箴》
■释义
吕本中(1084—1145年),南宋诗人,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其所著《官箴》共三十三条。首条开头云:“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他认为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遵守这三条法则,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可以得到下属的拥戴。
关于吕氏《官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故此书多阅历有得之言,可以见诸实事。书首即揭清、慎、勤三字,以为当官之法,其言千古不可易。王士祯《古夫于亭杂录》曰:‘上尝御书清、慎、勤三大字,刻石赐内外诸臣。案此三字,吕本中《官箴》中语也。’是数百年后,尚蒙圣天子采择其说,训示百官,则所言中理可知也。……虽篇帙无多,而词简义精,故有官者之龟鉴也。”文中提到的“上”,为康熙皇帝。另据清代史学家赵翼的《陔餘丛考》记载:“各衙署讼堂多书清、慎、勤三字作匾额。”说明“清、慎、勤”业已成为清朝通用的“官箴”。故近代学者梁启超在《新民说》第五节“论公德”中称:“近世官箴最脍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
取法于上,
仅得为中;
取法于中,
故为其下。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标准是一面镜子。标准高一点、要求严一点,镜子的“分辨率”就会高一些,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才能纤毫毕现。无论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还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正因此,习近平同志才强调,“较高的工作标准是一种动力”。有了高的标准,大家就会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一旦放松了标准,就容易一泻千里。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引用的这句古语所言,确立什么样的标准,决定着有什么样的成效。多年来,针对改进作风,各种文件、各项制度,不可谓少,但为什么“四风”仍然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呢?原因还是在标准不高、执行不严。所以,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因为注意防治疾病,才能做到不生病。
■原典
古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是以暴乱之君,非独明于恶路;圣哲之主,非独见于善途。良由大道远而难遵,邪径近而易践。小人俯从其易,不得力行其难,故祸败及之。君子劳处其难,不能力居其易,故福庆流之。……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唐﹞李世民《帝范》
■释义
《帝范》是唐太宗李世民自撰的一部论述为君之道的政治文献,成书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世民告诉太子李治:“饬躬阐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讳,更无所言。”不讳:死亡的婉辞。书中,唐太宗对为政者的个人修养、选任和统御下属的学问,乃至经济、民生、教育、军事等事务都做了颇有见地的阐述。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意为:以上等作为标准,只能收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标准,只能收到下等的效果。《四库全书》本文下释为:“孔子曰:取法于天而则之,斯为其上。颜、孟取法于孔子而近之,才得其中。后儒取于颜、孟而远之,则为其下矣。既为其下,何足法乎?为儒者当取法孔子、颜子、孟子,为君者当取法于尧、舜、文王。”南宋文学批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有类似的阐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可见,无论立事还是治学,一定要放宽视野,高定标准,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心可以丧邦,
一心可以兴邦,
只在公私之间尔。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领导干部从走上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公与私的考验。在习近平同志看来,“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公权力,掌管着公共资源,公私分明、秉公用权,是起码的政治道德和为政操守。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在此之上,习近平同志给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强调,领导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这样,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我们常说,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我们党?就是因为在9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我们谋求的不是党的私利,不是党员干部的特殊利益,而是“把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摆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这是极其朴素的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手中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更要时刻自省自警:热衷追逐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怎能兑现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又如何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
■原典
仲弓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便见仲弓与圣人用心之大小。推此义,则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北宋﹞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一》
■释义
《二程集》是北宋思想家程颢、程颐兄弟一生传道讲学言论的结集。二人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故世称“二程”。上面这段话是二程对《论语•子路》的解释。原文为:“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说的是鲁国的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向孔子请教怎样管理政事。孔子告诉他:“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宽恕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发现并选拔贤才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对此,二程作了如下评语:“推此义,则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二程的学说被称作“身心之学”或“心性之学”,主张“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在他们看来,当政者是否具有公心,关乎国家兴亡。有了公心,可以使国家兴盛;没有公心,一切从私心出发,会使国家灭亡。
修其心治其身,
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既是进行道德教育和践履的理论体系,也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根本目的。这在《礼记•大学》中有非常完整的论述。由内及外,从个体到家庭再到国家、天下,个体道德在外化过程中不断完善、充实,达到化成天下的境界。换言之,先有修心治身的道德,后有经世治国的政德。
“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对于一个党来说,要让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拥护你、跟你走,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同样,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如果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就不可能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就不可能做到风清气正。正因如此,习近平同志历来强调党员干部要注重修身养德,自觉陶冶道德情操,把“做官”与“做人”统一起来,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唯其如此,做人做事才会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
■原典
五行,天所以命万物者也,故“初一曰五行”。五事,人所以继天道而成性者也,故“次二曰敬用五事”。五事,人君所以修其心、治其身者也,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故“次三曰农用八政”。
——﹝北宋﹞王安石《洪范传》
■释义
《洪范传》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重要哲学著作。王安石通过为《尚书•洪范》作传注的形式,阐述了天人不相干、灾异不足畏的思想。关于治国理政之道,王安石主张“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意思是,君主要先修心治身,充实德行,而后才能理政治国平天下。
在中国传统哲学观中,“修齐治平”是一个完整的人格成就路径。《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在古人看来,任何设计严密的政治体系,最终均需落实到具体个人。所以,对为政者而言,个人修养水平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安邦治国的基础所在。
为官避事平生耻。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习近平同志看来,“担当”二字重千钧。2010年任中央党校校长时,他就强调“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特别强调了敢于担当这一条,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并把这作为好干部标准的重要一条。习近平同志引用这个典故,正是勉励领导干部要勤勉任事、敢于担当,不要逃避责任、无所作为。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虽是戏谑之词,但也表达出群众对干部的期盼,第一条就是敢于任事、勇于担当。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干部就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
■原典
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世之乱也,上下纵于亡等之欲,奸伪相吞,变诈相角,自图其安而予人以至危。畏难避害,曾不肯捐丝粟之力以拯天下,得忠诚者起而矫之,克己而爱人,去伪而崇拙,躬履诸难,而不责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远游之还乡,而无所顾悸。由是众人效其所为,亦皆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
——﹝清﹞曾国藩《治心经•诚心篇》
■释义
“为官避事平生耻”,是从曾国藩《治心经•诚心篇》中“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化用而来的。曾国藩认为,为官从政者应在其位谋其
政,“避事”而不积极干事,任其职不尽其责,当是最大耻辱。
曾国藩的《治心经》,讲心、身并治,口、体兼防。他认为“治心之道,先去其毒”。又说:“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基于此,他总结出养心治心、修身悟道的一整套方法。
在这段话中,曾国藩结合亲身经历谈了忠诚的力量。天下大乱之时,人们大多畏难避害,想尽办法谋求自身的安全,不肯出点滴之力来拯救天下的危难。只有忠义之士,视死如归,奋起匡正时乱。于是,人们都以他们为榜样,以苟且偷生为羞,以避事避害为耻,终于“戡定大乱”。曾国藩认为,君子之道重在以忠诚二字倡导天下,匡扶正义,敢于承担责任。
人之忠也,
犹鱼之有渊。
——《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对党忠诚是领导干部的生命线,是首要的政治本色。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全党同志“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在革命年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无畏,腹中满是草根、宁愿饿死也不投降的气节,竹签钉入十指、痛彻心扉也不叛党的坚贞,诠释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对党忠诚不能停留在口头讲讲、会上说说,而应该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始终如一,这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遇到一点风雨就动摇,那么表态再高调,最终也是靠不住的。只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对党忠诚才能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党忠诚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不仅需要有朴素的情感,更要有理性的自觉和坚定的信念。
■原典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故良将守之,志立而名扬。
——﹝三国•蜀汉﹞诸葛亮《兵要》
■释义
《兵要》是诸葛亮从军事实践中,总结出的“以法治军”所必须遵循的要领,共十则。这十则《兵要》,从军事纪律、良将品德、用人选贤、将领作风、捕捉战机、打击歪风、杜绝朋党、战术教练、驻防移防、军规军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是研究诸葛亮军事思想的重要资料。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有忠诚的品德,就好比鱼儿有了水。鱼离开水就会死,人失去忠诚的品德就很危险。所以好的将领都注意保护它,使部卒的志向得以实现,名声广为传扬。
忠诚作为军人的一种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是由军队的特性决定的。服从是军人的天职,是忠诚的表现。古罗马统帅恺撒曾要求他的军队要忠诚地随着统帅的意志走。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要求军人对自己信念的忠诚与坚持,要“像站立在海中的岩石一样,经得起海浪的冲击”。
不患位之不尊,
而患德之不崇。
——《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引用
■解读
这句话出自东汉大科学家张衡,讲的是政德对于官员的特别意义。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一个领导干部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低,但在政德上应该用同一个标准衡量。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往往比较关注仕途升迁、官级大小,而对立德、立言、立行则漠不关心。殊不知,身居高位而德不配位,位在要津而无所作为,不仅会伤害公共利益、贻误发展机会,最终也会殃及自己。尤其是,相比于普通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更要时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谦诚态度,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实践中把做人与做官统一起来,把学习与改造统一起来,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把做人的过程看作是完善自我人格、夯实从政基础的过程,把做官的过程看作是提升政德境界、践行为民宗旨的过程。古语“德不厚者不可使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原典
应之曰:“是何观同而见异也?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是故艺可学而行可力也。天爵高悬,得之在命,或不速而自怀,或羡旃(zhān)而不臻,求之无益,故智者偭而不思。……”
——﹝东汉﹞张衡《应间》
■释义
《应间》是东汉科学家张衡重返太史令任职时写的一篇议论文章,全文共两部分,即“间者”的诘难和作者的应答。文中的“间者”是提出劝诫与责难的人。
早在汉安帝时,张衡就担任太史令,后来他离开了这一职位。顺帝初,张衡又回来担任此职。这引起了一些“间者”的诘难和非议:尽管你能叫三轮自转,使木雕独飞(三轮、木雕系张衡的发明),却免不了耷拉着翅膀落回老巢,你何不也调理调理自身的“机关”,赶快往高枝上飞呀?面对世俗小人的讥议,张衡作《应间》予以回答:“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夥(huǒ):多。意思是,君子不担心地位不够尊崇,而担心自身道德不够完善;不以收入不够高为耻,而以学识不够渊博为耻。对于高官厚禄,张衡无所求,他说:“捷径邪至,我不忍以投步;干进苟容,我不忍以歙(xī)肩。”《应间》体现了张衡一生不求功名利禄,为科学献身的坚定信念。
廉不言贫,
勤不道苦。
——《摆脱贫困•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等文中引用
■解读
廉字打底、勤字当头,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的基本坐标。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廉政和勤政是题中应有之义,领导干部既要做“廉吏”,又要当“勤官”,既要廉政,又要勤政。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官吏既廉又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躬亲庶政,不舍昼夜”的司马光,“恶衣菲食以终其身”。封建官吏尚能如此,共产党人何言不能?为官不廉,就会为利益所惑、为金钱所动,那么所谓作为就会是乱作为,就会突破底线、超越法治、摆脱约束,就会产生负面效果。为政不勤,就会政怠宦成、无所作为。如果说贪污腐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罪行,那么这种懒政思维,则更加具有隐蔽性,更难以察觉,如同温水煮青蛙,从长远来看其危害不容小觑。不廉或者不勤,都与执政为民的要求背道而驰,更何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那么,领导干部怎样才能既做到廉政,又实现勤政?习近平同志引用的这句话就是答案,不言贫而能廉,不怕苦而后勤,说到底还是要加强内心修炼和党性修养。
■原典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古格言联(河南内乡县衙楹联)
■释义
在河南内乡县衙东账房悬有一副楹联,上联是:廉不言贫,勤不言苦。下联为:尊其所闻,行其所知。“廉不言贫,勤不道苦”是对上联的化用。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后经明、清两代多次修缮扩建,逐渐形成了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为我国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衙。内乡县衙有许多楹联、匾额,语言朴实,含义深刻,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官德思想和执政理念。
这副楹联上联的意思是,真正廉洁的人,不会讲自己如何清贫;真正勤政的人,不会抱怨自己如何辛苦。下联的意思是,君子崇尚他所听到的善言,努力践行自己所认知的理念。
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向来为儒家思想所提倡,是历代为官从政者应具备的品德。真廉洁者,从不言贫;真勤政者,从不言苦。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才是为官之道。慧者心辩而不繁说,
多力而不伐功,
此以名誉扬天下。
——《摆脱贫困•从政杂谈》等文中引用
■解读
老实人会吃亏吗?习近平同志的答案是否定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体现在为人处世上,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习近平同志认为,不老老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可能会捞到一时的便宜,但最终是要碰壁吃亏的。但如果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最终能得到群众的认可、社会的肯定。这也决定了,干事创业时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也不会“吃哑巴亏”。你做了多少、干了什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样的“诚实”,正是领导干部必备的修养之一。在《从政杂谈》中,除了“诚实”,习近平同志还提出领导者需要有党性观念、需要有度量、需要有气节、需要有气魄。而这些修养,必须靠实践的积累、升华,是实践必然的结果。
■原典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情(惰),反其路者也。
——﹝春秋战国之际﹞墨子《墨子•修身》
■释义
上面这段话出自《墨子•修身》。与先秦儒家一样,修身也是墨家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墨家不但认识到修身是立身行事之本,而且重视实践、反省等修养方法以及环境对于修身的影响。墨家的修身观对中国传统修身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修身的原则是固本为先,务末次之。固本为先,即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则切中要害,事半功倍;舍本逐末,流于形式,则偏离修身的根本目的。所以墨子说:“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具有大智慧的人,内心清楚却不多说,努力做事却不自夸,以此就可以名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说话不图繁多而讲究富有智慧,不图文采而讲究清楚明白。“彼智无察,在身而惰,反其路者也”,没有智慧就不能明察,再加上自身的懈怠,想成功却只会背道而驰。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之江新语•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等文中引用
■解读
“静”的反面是焦虑,“安”的反面是躁动,古人说“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领导干部的浮躁,表面看是一种烦躁不安的状态,实则是为官从政的一种不良作风。热衷于大拆大建,沉迷于形象工程,轰轰烈烈的剪彩换来的却是半途而废的“烂尾楼”。浮躁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必须戒此顽疾。说到底,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患得患失,还是因为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不正确,一心想着仕途升迁,罔顾群众利益,如何静心谋划长远?正因此,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都强调,“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守做人的操守和从政的道德,才能静心思考,冷静处世,砥砺意志。
■原典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春秋至秦汉﹞《礼记•大学》
■释义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北宋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后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这段话出自《大学》首章,记录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运行过程:止—定—静—安—虑—得。
“知止而后有定”,知道目标所在,这样才能志向坚定。止:目标。朱熹《大学章句》释为:“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定而后能静”,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静:静心。朱熹释为:“静,谓心不妄动。”“静而后能安”,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安:随处而安稳。朱熹释为:“安,谓所处而安。”“安而后能虑”,心安才能够思虑周详。虑:思考精审。朱熹释为:“虑,谓处事精详。”“虑而后能得”,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得:收获。朱熹释为:“得,谓得其所止。”“得其所止”,即实现目标。
国有四维,
礼义廉耻。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北大、在民族小学,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在上海考察工作,习近平同志多次谈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为人需要品德,从政需要官德,而治国需要的,就是每个人都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的核心价值观。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习近平同志引用《管子》中的这两句话,就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今天,我们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为改革发展划定了价值的航标,正是当代中国的“立国之维”,是亿万人民的“价值公约数”。
■原典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管子•牧民•四维》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管子•牧民•国颂》
■释义
“四维”说出自《管子》一书。《管子•牧民•四维》称:“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国颂》指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冯道传》中归纳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张:展开,推行。意思是,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四项道德准则,如果它们不能被推行,国家极易灭亡。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国之四维,缺了一维,国家就会倾侧;缺了两维,国家就会危殆;缺了三维,国家就会颠覆;缺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指上下有节;有礼,就不会超越节度。“义”指合宜恰当的行事标准;有义,就不会妄自求进。“廉”指廉洁方正;有廉,就不会掩饰恶行。“耻”指知耻之心;有耻,就不会同流合污。因此,治国用此四维,就可以使君位安定、民无巧诈、行为端正、邪事不生,于是国可守而民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