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
■释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出自《庄子•养生主》篇首。涯:边际、极限。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精疲力竭。与儒家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积极进取精神相比,庄子的思想确实有消极的一面。对此,要辩证地加以分析。
《庄子•养生主》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如果撇开庄子养生论的阐述,截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这句话就有了积极的意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尽可能多地摄取知识,完满自己的人生。
腹有诗书气自华。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传承,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他多次强调,“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强调领导干部应该主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少一些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多一些书卷里的含英咀华,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思辨能力;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懂荣辱、辨善恶。总之,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固本培元,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原典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北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释义
《和董传留别》是苏轼离开凤翔时写给新科进士董传的一首留别诗。苏轼在凤翔府任判官时,与董传私交甚笃。董传虽家境贫寒,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朴素的衣着掩不住他积极进取的精神风骨,故苏轼以“腹有诗书气自华”赞之。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传世名句,一个“自”字,强调了高雅不凡的气质源于书香熏染。“气”不仅指读书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是指在面对人生失意和窘迫时所表现出的豁达态度。读书不仅可以长知识,还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气质高雅。曾国藩对儿子曾纪泽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北宋诗人黄庭坚则从反面加以论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英国哲学家培根这样阐述读书与人的性格气质的关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习近平同志提出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要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要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其次,要勤奋努力,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后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要达到这种境界,习近平同志曾总结了三点体会和认识: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坚持读书和运用相结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原典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释义
《人间词话》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批评著作。他的“人生三境界”说,是对历史上成功者的经验总结。
成功有其共同的内在逻辑。王国维认为,这种逻辑可从宋代词人晏殊、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中体现出来。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登高远眺,所见尽是肃杀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高水长,案书何达?王国维将此句解读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尽管遇到百般困难,还要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用在此处,是指人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炼之后,就会日渐成熟,豁然开朗,进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把它作为“善读书”的最重要体现。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如果只是机械地阅读、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消化。尤其对领导干部而言,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孤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才能把知识运用于改革发展的实际,做到学以润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多年的总和还要多。面对以几何速度增长的知识,怎样学习就成为一个迫切问题。学与思结合,关键是把书本知识与火热实践结合起来,防止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现实中,有些人既不学习也不思考,既罔于自己也殆于工作,习近平同志要求,“领导干部要同时防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这两种现象”。
■原典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释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释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罔:迷惑。意思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惘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终究一无所得,徒使人精神疲殆。孔子在此提倡学与思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认为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真知。
孔子本人就是学思结合的典范。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跟师襄子学弹琴,十日不停。师襄子说:“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回答说:“我只是学会了弹这首曲子,还没掌握该曲的技法呢。”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曲子的技法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答道:“我还没领悟曲子的神韵呢。”几天后,师襄子再劝:“你已经能很好领悟曲子的神韵了,换首新曲子学吧。”孔子仍说:“我还没参透作曲人的人品。”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目光远大,像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谁能作此乐曲!”师襄子听了非常吃惊,向孔子行了个礼说:“没错!我的老师说过这首曲子名叫《文王操》!”孔子学琴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日学日思、学思并重的治学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
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兴趣是激励学习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或是不思进取不愿学,或是陷入事务不勤学,或是装点门面不真学,或是急功近利不深学,或是学用脱节不善学。这些说到底,都还是一个学习兴趣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曾引用过一个陈望道的小故事,这位革命先行者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错把墨汁当红糖,蘸着吃掉了粽子,母亲问他,他还说“够甜”。这样的甜,是信仰的味道,也是全身心投入乐在其中的味道。领导干部学习时,正需要有这样一种好之乐之的精神。
■原典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释义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而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在这里,孔子讲了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其中“知之”是学习的较低境界,相当于“要我学”;“好之”是学习的较高境界,相当于“我要学”;“乐之”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相当于“我爱学”。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学习效果往往是不一样的,这固然有自身资质不同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态度问题。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够入脑入心、灵活运用。
关于学习,孔子还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鼓励学生要勤勉好学,并乐于向学问或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可见,好学、乐学始终是孔子强调的学习的要素。
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乎时序。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学界素有“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之说,正说明文艺作品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风貌。古今中外,也只有那些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的文艺作品,才能成为传世之作。在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以《文心雕龙》中的这句话,深刻地提出了文艺作品如何反映人民心声、引领时代前进的问题。今天的中国,正日臻于“伟大”,这既给了文艺工作更多养分、更大舞台,也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时代聚精神。“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成为时代精神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这是文艺工作者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如果不能创造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怎么能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民族?
■原典
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馀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zhūn zhān),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释义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专著。书中较全面地总结了前代的文学现象,论述了文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其中,针对文学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提出了“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著名论断。
刘勰认为文学会随着政治的兴衰而发生变化。如唐尧时代,教化普及,所以百姓作《击壤歌》,儿童们唱《康衢谣》。虞舜时代,政治清明,百姓安闲,于是舜唱出了《南风歌》,群臣也和他同唱《卿云歌》。成汤圣哲英明,因而出现了《诗经•商颂•那》中的颂词。周文王恩德隆盛,这时《周南》中的民歌,便反映了人们勤劳而无怨言的精神。但周厉王、周幽王时期政治黑暗,因而《诗经•大雅》里的《板》《荡》等诗便充满了愤怒的情绪;平王东迁后,周室衰微,于是出现了亡国哀痛的《王风•黍离》。可见,“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学作品的倾向,就是政治生态的形象反映。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这是读书为学应有的态度,也是做人做事亟须的品质。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习近平同志曾引用这样一个事例,有人研究过,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他由此告诫领导干部,必须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一要发扬挤劲。争取每天挤出一定时间学习,特别要善于利用零碎的时间读书。二要发扬钻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功夫下到一定程度,就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三要发扬韧劲。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在哪个阶段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自然就至千里之远、成江海之大。
■原典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战国﹞荀子《荀子•劝学》
■释义
上面这段话以设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认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成德”,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接着,进一步申述道:“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kuǐ)”,两脚为“步”,“跬步”形容很微小的距离。这句话是说,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距离,就无法到达千里之远的地方;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不能汇聚成江河大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性。经过这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便不言自明。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人们常常敬佩、羡慕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然而怎样才能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从点点滴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少年辛苦终身事,
莫向光阴惰寸功。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习近平同志在民族小学考察时,用这句古诗谆谆教导小朋友们,要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他还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勉励青年学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儿童不可能像大人那样为社会做很多事,但可以从小做起,每天都想一想:对祖国热爱吗?对集体热爱吗?学习努力吗?对同学们关心吗?对老师尊敬吗?在家孝敬父母吗?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吗?对好人好事有敬佩感吗?对坏人坏事有义愤感吗?这样多想一想,就会促使自己多做一做,日积月累,自己身上的好思想、好品德就会越来越多了。
■原典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释义
这是首题壁诗,系晚唐诗人杜荀鹤所作。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是说面对动荡时局,虽然处境困窘,却能谨守礼道,勤奋修业。句中两个“穷”字含义不同,“居穷”的“穷”指“穷困”,“道不穷”的“穷”作“穷尽”讲。“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两句形成对比,“干戈”借指战争,“礼乐”指儒家所遵奉的道德规范。意思是,故乡虽处战乱,弟侄却能精心研学、修身养德。“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则由人及景,再现了弟侄伏案苦读、砚池笔耕的修学情景。“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既是对弟侄的勉励之词,也是长者的人生感悟。意思是说,年轻时勤奋努力必将终身受益,岁月匆匆,切莫懒惰懈怠,虚度光阴。品读全诗,其意也深,其情也真,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古今中外,读书治学最终成大器者,大多十分注重结交学友。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写诗时,经常邀请名士同床共读,油灯的烟把蚊帐顶熏得漆黑。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实就是强调学习应该注重交流碰撞。其实,对个人而言如此,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同样是这样。习近平同志多次引用这句古语,说明交流和学习的重要性。比如在党校,学员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部门和不同工作领域,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每个人的知识积累、经验构成、个人经历和政治阅历都不同,构成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良好环境。再比如,谈到世界文明时,他认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从希腊文明到埃及文明、两河文明,从亚洲文明、非洲文明到美洲文明,中国应该以学习借鉴的态度,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原典
发然后禁,则扞(hà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春秋至秦汉﹞《礼记•学记》
■释义
《学记》是中国最早的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为《礼记》中的一篇。
《学记》这段话阐述了“教之所由废”即教学失败的六种原因。分别为:问题发生之后再设法禁止,则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而没有效果(格:互相抵触,格格不入);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机,即使再勤奋刻苦也难以奏效;教学杂乱无章不能循序渐进,则学生学习会陷入混乱而难见成效;独自冥思苦想而没有学友间的相互切磋,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亵慢同学,就会违背师教;亵慢师教,就会荒废学业(燕:亵。辟:譬喻,为教学方法)。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过程中交流切磋、相互取益的重要性。成语“孤陋寡闻”即源于此。一个人学习,不接触外部世界,好比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只有向他人学习,察纳雅言,才能获得更多知识,弥补自身缺憾。学者非必为仕,
而仕者必为学。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曾总结,“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可见,为官一任、治理一方,学习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正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对于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习近平同志还用“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俗语,说明不学习就可能迷失方向、陷入危机。发展一日千里,工作日益复杂,没有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怎么做好决策?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正是因为没有主动学习;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也正是因为没有积极学习。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工作中打开新局面、掌握主动权。
■原典
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益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战国﹞荀子《荀子•大略》
■释义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为《荀子》中的名句,现将原文中的“如学”化用为“为学”。这句话阐述了入仕为官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意思是说,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去做官,但为官者必须坚持读书学习。
荀子在这段话里提到了三种人:“君子”“学者”和“仕者”。学者是很容易转化为仕者的,但无论学者还是仕者,要达到君子的境界,绝非易事。荀子认为,君子出仕做官,能通过自己的政绩让君王的声誉更好,同时减少治下百姓的愁苦。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还窃据高位,那就形同欺骗;而尸位之徒还享受着丰厚的国家俸禄,则无异于盗窃。因此为官者应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百姓做实事,真正做到不负所学。
荀子的这段话强调了学习是为官者的基本功课,不断学习是官员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一种修炼方式,故成为历代为官者的箴言。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解读
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读书学习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习近平同志一直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他还引用过汉代刘向《说苑•政理》中的一句话,“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大凡有作为者,都注重读书与运用的结合,不是读死书、死读书。习近平同志认为,看一个领导干部水平高不高,不是单纯地看他读书多不多,是不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主要看他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领导干部要加强知识运用,必须做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勇于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二是要运用理论和知识着力改造客观世界;三是要运用理论和知识自觉改造主观世界。
■原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释义
《冬夜读书示子聿》为陆游的一组教子诗,共八首,本诗是最著名的第三首,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底。子聿是陆游的小儿子。陆游在诗中勉励儿子做学问要早下功夫,坚持不懈,强调做学问不能满足于书本知识,必须“要躬行”——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才能学有所成。
诗的前两句,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刻苦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无遗力”三字,概括了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后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诗眼。纸:书本。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意思是说,书本上得来的知识难免肤浅,要透彻地认知事物还必须亲身实践。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诗人冬夜读书生发的这一感想,是其一生为学最精华的体悟。诗人告诉儿子: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读书必须力求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并能在实践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诗人的这种见解,对后人的学习、求知同样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这句古语,讲的是学习的不同递进阶段。由博学到笃行,才能学有所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话,提出的是思考、学习和实践的问题。他认为,这三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知与行应该是合一的。“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如果不能把所学的知识与律己修身结合起来,与发展实践结合起来,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那么所谓学习就可能会走入虚幻的歧途,难以做到学以润德、学以修身、学以创业,难以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要善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革命之“的”;邓小平同志提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学习型政党不是学历型、不是书本型,而是实践型。既要学习,更要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在工作中,这样才算是真正学会了、学活了、学好了。
■原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春秋至秦汉﹞《礼记•中庸》
■释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中庸》第二十章中关于治学的名句。句中的五个“之”字指的都是学习对象——各种知识。意思是,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详细地向别人询问,缜密地进行思考,明确地分辨是非,踏踏实实地去践行。
这段话把做学问分成紧密相连的五个环节,或者说是五个递进的阶段。“博学”强调学习首先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审问”是第二个阶段,“审”,意为详细、周密。即对知识要详细地探询,刨根问底,真正弄懂。之后,还需通过认真缜密的思考来消化,这就是“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对所学知识要加以分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否则,所谓“博学”就会良莠不齐,真伪不分。“笃行”为最后阶段,“笃”有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要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中庸》告诉我们,如果能够这样循序渐进地治学,那么“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学如弓弩,
才如箭镞。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这个比喻说的是,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就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学与才的辩证法,正是青年最应该思考的。一些人认为才能源于天赋,不用学习;一些人认为学习就能增长才能,不用实践,这都是割裂了二者的联系。正如这句古语所说,学识是才能的引导,才能是学习的发挥,一个是基础,一个是表现;一个是过程,一个是结果。只有当学习的弓弩弯如满月,才识的箭镞才能飞似流星。学习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青年毛泽东曾以此自警自励。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更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原典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善学邯郸,莫失故步。善求仙方,不为药误。我有禅灯,独照独知。不取亦取,虽师勿师。
——﹝清﹞袁枚《续诗品•尚识》
■释义
《续诗品》是清代诗论家袁枚仿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作,用四言韵文写就,简括了诗歌创作的过程、方法、修养、技巧等具体经验体会,即所谓创作的“苦心”。在《续诗品》序言中,袁枚交代了自己的写作缘由:“余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只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首续之。”
“尚识”,就是以见识为高,见识为重。《续诗品•尚识》总结了诗歌创作中学问、才能、学识、目标之间的关系,指出其重点应为学识。为此,袁枚打了这样的比方:“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箭镞:箭头。鹄(gǔ):射箭的目标,箭靶子。意思是,学问像弓弩,才能如箭头,学识引导箭头射出,才会命中靶心。无论是阅读别人的作品,还是自己从事创作,学识的高低与深浅,都会直接影响到欣赏水平或创作效果。所以,增加学识,提高眼界,才能使用好学问之弩,让才能之镞一箭中鹄。
学所以益才也,
砺所以致刃也。
——《之江新语•要善于学典型》等文中引用
■解读
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过一番战天斗地的坚持,不经过一番风雨兼程的磨砺,一个人很难具备渊博的学识,更遑论把知识学深学透,更何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重视学习,是习近平同志的一个鲜明特点。当年在延安插队时习近平就酷爱学习,天天在煤油灯下看书。此后,从上学到从政,他更是把学习当作一项增长才干的基础工程。这种学习,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如此才能克服本领恐慌、跟上时代步伐;这种学习,也是一个与实践结合的过程,只有学以致用、学而能用,才算是学会了、学好了。可见,习近平同志强调的学习,不仅是修身养性,更是要学以致用;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项政治责任。换言之,“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
■原典
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故顺风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见者远。故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
——﹝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释义
西汉经学家刘向的《说苑》记载了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逸闻轶事,以诸子言行为主,每类之前列总说,后加按语。《建本》为《说苑》第三章。所谓“建本”,即建立根基、奠定基础的意思。在《建本》总说中,刘向提出:“君子贵建本而重立始。”
上面这段话是子思关于治学的论述。子思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砺:磨砺。意思是说,要想增长才干,就要努力学习;要使刀刃锋利,就得勤加磨砺。接着子思指出,与其一个人独自思考,不如向他人学习效率高;与其踮起脚来张望,不如登上高处看得远。这段阐述与《荀子•劝学》中的内容基本一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
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
如秉烛之明。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习近平同志把读书视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认为读书能有“三让”——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在习近平同志看来,年轻的时候记忆力好、接受力强,应当抓紧读书。他自己就是在年轻时通读马列著作,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插队下农村的7年里,打下了一生的知识根基。因此他在许多场合都勉励年轻人,要不负光阴、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中年的时候,精力旺盛、视野开阔,应该努力拓展读书的广度和深度,打牢一生的学问基础。年老的时候,时间充裕、阅历丰富,要有锲而不舍常读常新的态度、百读不厌的劲头,在读书世界里感悟人生、乐以忘忧。
■原典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释义
这是《说苑》中的一个故事。晋平公一次问盲乐师师旷:“我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太晚了。”师旷答道:“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平公听了很生气:“哪有做臣子的取笑君主的呢?”师旷说:“盲臣哪敢戏弄君主呢?我曾听说过,少年时好学,如同初升的太阳一样光鲜明亮;壮年时好学,如同中午的太阳一样炽热似火;老年时好学,就像用蜡烛照明一样,在黑暗中闪光。点蜡烛走路,与摸黑行走相比,哪个更好呢?”晋平公不禁赞道:“说得好啊!”
师旷用“日出”“日中”“炳烛”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和人生学习的三个阶段,鼓励人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引用了师旷的这个比喻:“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老年人读书学习“如秉烛夜行”,不学就会“瞑目而无见”。可见,老而好学还是很有意义的。
古代汉语中,有“炳烛”“秉烛”两种用法,如“炳烛之明”“秉烛夜行”。现代汉语中,仅用“秉烛”一词,如“秉烛待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