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邦政治演变的趋向
政治制度频繁变革是希腊城邦政治的一大特征。少数城邦如斯巴达,政治制度非常稳定,在几百年间没有根本
性变化。但大多数城邦的政治制度都不是变动不居的。雅典的政治制度从提秀斯时代起到他的时代,经
历了11次重大变革。平均不到半个世纪发生一次重大变革。 各城邦政治制度演进的途径多种多样,但大
体都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王政时代
前11世纪~前8世纪中期。王政是荷马时代原始民主形式,城邦形成初期普遍继承了下来。当时的王是世
袭的,其始祖或因战功起家,或为城邦的创立者,或为城邦开拓了疆土,受到人民的拥戴而据有王
位。王的权力一般限于统帅军队,主持祭仪和裁决争端。其统治必须依据习惯法,其权力受到贵族
议事会和公民大会的限制。城邦形成之后,王权逐渐萎缩,贵族势力成长起来。王政让位给贵族政
治。
(二)第二阶段,贵族政治时代
前 8 世纪中期~前7 世纪中期。贵族政治(aristocracy)希腊文意为“最好的人”组成的政府。统治者为
贵族,他们自认为“最好的人”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点也得到社会的承认。贵族一般有显赫的
门第,其祖上曾出现过为城邦作出贡献的大人物。所以他们在氏族中有特殊的影响。其权力以氏族组
织为基础。
贵族一般都占有大片土地,拥有较多财富。当时担任公职没有报酬,骑兵是军队主力,只有贵族才有能
力充任无薪俸的公职,出资装备骑兵。贵族往往也具备管理能力和知识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当时没有
成文的法律,与宗教联系在一起的习惯法知识为贵族所垄断,所以他们自然形成了独占政治权力的特
权集团。他们选举和监督官吏, 解释法律,裁决讼争,监督人民生活,把王排挤到从属的地位,也
剥夺了广大平民的权力。
贵族政治是集体统治,属共和制的一种类型。 它与民主制的区别仅在于统治集团范围的大小。它的兴起
阻塞了“王”向专制君主演变的道路,培养了共和与法治精神,成为民主制的前奏。
(三)第三阶段,僭主政治时代
前7世纪中叶~前6世纪末。随着氏族血缘关系的削弱,工商业的发展,重装步兵取代骑兵而成为军队主
力,以及成文法的公布等进程,贵族势力开始削弱,平民地位开始上升。平民与贵族展开了激烈的斗
争。结果往往是建立僭主政治。它是贵族制度己经削弱而平民还未成熟时期的产物。
僭主政治于公元前7世纪中期起源于小亚细亚城邦(一般认为起源于吕底亚),而后传播到希腊本土和其
它地方。希腊文中僭主(Tyrannos)一词是一个非印欧语名词,原无贬意,指那些不依传统的合法程
序僭取国家权力者。这是与那些依合法程序取得政权的“王”相对而言的。也有认为“僭主”一词可
能源于腓尼基语的,初为中性词,不过指“统治者”,一个世纪后,开始指僭主。
第一个被称为僭主的是吕底亚的王居吉斯。公元前7世纪诗人阿尔希洛霍斯是第一个使用这个词的人。僭
主一般不称王。他们往往采用如“终身执政官”、“全权将军”等称号,依靠暴力手段,实行个人专
制统治。民主政治兴起后,僭主政治被人厌恶。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那里,僭主政治都被视为
最坏的政治形式。僭主们多是在平民和工商业者支持下取得政权的。他们的统治进一步削弱了贵族势
力,为继起的民主政治铺平了道路。
(四)民主政治时代
前5世纪~前4世纪。按古希腊人的观念,民主政治的特征是公民权扩展及于最贫穷的平民,全体公民都有
平等权利参加议事和审判,并有平等机会担任公职。希腊语民主(Demokratia)一词意为“人民的
统治”,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才出现。它源于Demos(德谟),意为“村社”,常指住在村社
的平民。所以民主政治又称为平民政治。
“Demo”一词在希腊文中有双重含义:
第一,它指整个公民团体。民主制城邦在其公民大会决议的正式开头的一句话就是:人民决定;
第二,由于公民中普通平民占多数,所以它又指平民、多数人、穷人。拉丁文的Populus(人民)也有
同样的双重内涵。后一种用法往往含有贵族的偏见。
希波战争后,出现了民主制的繁荣。雅典是民主制的典范,当时正值国势昌盛之时,在其力量所及范围
内,竭力扶持民主势力。民主政治是城邦政治的花朵,民主政治繁荣的时代也是城邦发展的鼎盛时
期。城邦政治结构的优越性充分展现,其潜力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民主政治
趋于衰落。
民主政治的衰败,标志着城邦也走到了它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