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一意大利半岛及政治制度的变化
不断的军事征服和对外扩张是罗马历史的一大特征。 共和国建立后,既为了自身的安全和生存,也
为了掠夺土地和奴隶, 满足征服欲,罗马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征服战争。 从公元前6世纪初到公元前265年(
布匿战争前), 罗马逐步征服了除波河流域以外的全部意大利。
长期的征服战争影响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残酷的战争生活和严厉的军事纪律培养了罗马人
服从纪律、崇尚权威的观念。 战争夺得大量土地,强化了罗马人的农业生活, 使罗马在长时间内一直是以农
民为主体的国家。战争的结果使罗马由一个蕞尔小邦发展为意大利国家及部落联盟的首领和统治整个意大利的
强国。政治和军事事务大量增加,社会政治关系也变得更复杂了。面对这种情况, 罗马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
它的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以应付新形势的需要。
(一)联合拉丁同盟
罗马建立共和国之前,只是台伯河畔的一个小城邦,它的疆域只包括罗马城区和附近方圆几公里的地
区,时时处处都遭受外部世界的严重威胁和竞争。
1.海岸城镇联盟
罗马北部是伊达拉里亚人,他们曾经是罗马的统治者虽然被赶了出去,但仍时刻都想打回来,台伯河
南岸附近地区是和罗马人同守的拉丁部落领地,东边居住着古意大利人的诸部落,拉丁姆城镇在伊达拉里亚人
统治罗马时也曾受到伊达拉里亚人的控制威胁,伊达拉里亚人被罗马驱逐后和罗马人同一种族的拉丁人就成了
罗马难以对付的竞争对手,一个距罗马仅26公里的海边城镇拉文尼乌姆,建立了海岸城镇联盟,大约有30多
个城市参加,影响到了罗马城通往地中海的通路,罗马共和国的第一仗就是和拉丁人打的,时间是公元前496
年,罗马独裁官A.波斯塔米厄斯在里吉勒斯湖之战中打败拉丁人,这次战役胜利以后,罗马人没有以胜利者自
居,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和拉丁人签订了合约,合约规定在反对来自邻近山地的共同敌人的战斗中,要互相提
供支援,联合军队的统帅由双方轮流担任,互相承认私权,罗马后来经常这样做,罗马不是和单个拉丁城市,
而是和一个联合起来的共同体签约。罗马人和各个拉丁城市、同盟的联合是平等的,但主动权完全操纵在罗马
人手中。
2.塔斯库隆
若干年以后,因为罗马日益强大,拉丁同盟对罗马的感情也日益恶化,前381年,一个城邦塔斯库隆首先
发难,罗马没有立即动武,而是提出塔斯库隆如果同意和罗马合并的话,就给予其居民完全的罗马公民权,并
保留他自己的城市自治权利,塔斯库隆城邦接受了,成为了罗马的一部分。这在希腊罗马的文明发展上是具有
划时代意义,雅典斯巴达等城邦从没有这样做过,他们把公民权看作是高于一切的,纯属本城邦公民的特权,
不肯把这种特权给予其他城邦的人,这种狭隘保守最终导致了他们的灭亡,罗马人没有像希腊人那样看重公民
权,罗马把公民权给予其他城邦,这成为罗马强大的一个重要源泉,使罗马的扩张得以稳步前行,这种城邦联
合突破了城邦制度的狭隘性。希腊中城邦实行的是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公民权的扩大会破坏城邦制度,罗马的
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有点有名无实,领导罗马人的不是公民大会,而是元老院,扩大公民权并不影响元老院
对国家的控制,其他城邦虽然获得了公民权,但实际上直接到罗马参加公民大会,享受参政权的极少。罗马公
民权对于拉丁人来说是种保护和荣誉,拉丁贵族乐意接受这种合并,在塔斯库隆和罗马合并后,很快就适应了
罗马的新秩序,有不少塔斯库隆人当上了执政官。
3.拉丁同盟战争
公元前340年,拉丁同盟和罗马再起战争,拉丁同盟要求,罗马元老院的一半元老和执政官中的一个,
应从罗马以外的拉丁同盟城市中产生,罗马坚决拒绝,战争随之爆发,这场战争就是拉丁同盟战争(公元前
340到公元前338年),拉丁同盟的城市一个接一个投降,公元前338年战争以罗马的胜利而告终,拉丁同盟解
散了,他们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不能互相支援联合作战,拉丁人失败了,拉丁人的时代过去了,拉丁成了罗马的
一部分。
公元前338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代,罗马人最终征服了拉丁人,同一年菲力二世征服希腊,但这征服的
结果是不一样的,征服希腊的是马其顿国王,征服拉丁人的是罗马统治集团,从资料中我们找不到罗马的功臣
和英雄。亚历山大去世之后,帝国迅速四分五裂。
三种安排
而罗马人却将他们的征服事业拓展到整个地中海,他们对战败的拉丁同盟各个城市,分不同情况逐个进行
安排,对靠近罗马的4个城市,罗马给予他们完全的公民权,罗马的领土扩大到1.2万平方公里,人口增至100
多万,对其中的两座城市,剥夺了他们的土地,但让他们保持形式上的独立,过去和罗马的盟约仍然有效,对
其他拉丁城市采用了第3种办法,允诺他们保留以前地位的同时,只允许他们和罗马签约,而不允许他们之间
互相签约,这类城市的男性公民被授予一种新的没有参政权的公民身份,但他们有私权,可以根据罗马法律处
理自己的内部事物,可以和罗马人结婚。罗马不必在这些地方驻军,但可以从这些地方征召士兵,拉丁姆和罗
马密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后人都无法把拉丁人和罗马人区别开来。
(二)联合萨宾人
萨宾人是古意大利人的一致居住在罗马东北部,他们和罗马人的关系比罗马和其他古意大利人的关系
要亲密的多,罗马城的创建者罗慕路斯,为了解决罗马的男人的婚姻问题,通过一次集会强抢萨宾妇女给
罗马人为妻,引发了双方的战争,在一次战斗中罗马人的萨宾妻子占到了兵戎相见的丈夫与父兄之间化解了这
场战争,萨宾人也渴望在较发达的罗马生活,萨宾人陆续迁移到罗马,像克劳狄家族就是这时候迁移过来的,
未迁移过来的仍然保持与罗马的,公元前449年,罗马人最终打败了萨宾人,把他们的神请到了自己的神殿,
经过150年,两个民族合并为一了。
抢劫萨宾妇女 萨宾人女人的干涉
(三)维爱战争
伊达拉里亚势力被逐出罗马以后,它同罗马的战争仍时断时续。罗马与伊达拉里亚的战争又称“维爱战
争”。罗马为了侵占这座滨河的重要城市,先后进行三次战争,持续将近一个世纪左右。
伊达拉里亚十二城联盟中,伊达拉里亚的重镇维爱是最接近于罗马的一个伊达拉里亚人城市,伊达拉里
亚人的一个重要城邦是维爱,离罗马不到20公里,而且是个强大的城邦,在文明程度上为要高于罗马,双方在
经贸方面的竞争是无法调和的,台伯河又是双方都想控制的交通干线。叙拉古击败伊特鲁里亚人海军、大大压
缩了后者的贸易范围。
罗马与维爱这两个不同的氏族,其矛盾冲突从未间断过。无论是在塔克文王朝的伊达拉里亚人统治时
期,还是塔克文王朝灭亡之后,双方的关系都未曾有所改善。
公元前477年罗马人与伊达拉里亚人打了第一次维爱战争,维爱小胜。
建在山顶易守难攻的伊托鲁里亚的城市之间几乎毫无协作精神,他们被罗马以各个击破的形式蚕食。伊
托鲁里亚的城市之间的同盟关系几乎是没有什么军事来往的,军队不是没有,只是没有统一的指挥系统。而罗
马人却深知指挥系统的重要性,什么都可以牺牲,但统一的指挥系统是最为致关重要的。
前444年罗马用三个拥有执政官权力的军事保民官(指步兵司令我们前面提到的保民官是平民保民官)
取代任期一年的两个执政官,这是为了适应军事战争的需要,后来又设立了两个监察官,4年一选,任期18个
月,监察官的重要职责就是负责征兆新兵。
公元前430年,第二次维爱战争,进攻维爱,公元前428年,罗马执政官柯苏斯亲率大军攻打
,维爱国王被杀死,20年的停战。
公元前405年,罗马第三次发动对维爱的战争,这场标志着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的第一次明确的战争,
罗马对维爱进行了10年围困(公元前405年—前396年)。维爱向他的同胞伊特拉里亚同盟求助,但毫无回音,
伊特拉里亚人的这种缺乏团结一致对外的致命缺陷帮助了罗马人,很像缺乏团结一致的希腊各城邦。罗马的拉
丁同盟在作战时,每个同盟国都出一定数量的军队协同参战。罗马从来都是以罗马军为中军主力,同盟军则分
守左右两翼,战利品则与同盟国平分。但是最高指挥官绝对是出自罗马。当时在许多方面都比罗马优秀的伊达
拉里亚,不如罗马的正是同盟国间的不协调,指挥系统的不统一。而伊达拉里亚至死都没明白这一致命伤。
用了大约近10年的时间,唯爱城被攻下,这个城邦被彻底销毁,居民成为奴隶,战胜唯爱罗马的领土扩大了一
倍。国力上压倒了拉丁同盟。正是在这场战争中,罗马将军玛尔库斯.卡米路斯在罗马第一次试行军饷制度,而
在此以前服军役是没有报酬的。罗马军团士兵每日约得800克谷物。出征时,发给士兵15日的粮食,有时甚至
是30日。军团士兵亦可靠地方补给,这就使有组织的掠夺成为合法化。
公元前396年,攻陷维爱城,至此罗马彻底摧毁伊达拉斯坎人之势力,维爱战争结束。伊达拉里亚联盟
逐渐瓦解。罗马的伊达拉里亚之患从此消除。从此罗马消除了北方的威胁,迈出了统一意大利的重要一步。台
伯河流域和它右岸的广大地区都置于罗马的控制之下。维爱战争在罗马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罗马军事
扩张时代的来临,是罗马迈向世界顶尖强国道路上的第一个脚印。从此以后,罗马——这个原本困窘于狭小山
丘的蕞尔小国,一步步,成长为地跨欧亚非、统治众多民族、囊括地中海使其成为内湖的史无前例的庞大帝
国。对于罗马人的对手伊特达拉里人来说,这场战争的失败则意味着他们在意大利中部的统治就此终结。
在维爱及之后其他几个城镇被罗马蚕食以后,公元前六世纪时曾煊赫辉煌鼎盛于一时的伊达拉里亚人逐渐淡出
历史舞台,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
失去了伊特鲁里亚人的缓冲之后,早已迁居北伐波河平原的高卢人没过多久就南下并侵袭了罗马人的地
盘。公元前390年,高卢人从现在法国一带出发,越过亚平宁山脉南下,沿途各伊托鲁里亚都市尽数落入高卢
人的手中,转眼间他们就占据了波河平原的大片沃土。罗马队伍匆匆向北迎敌,但还没到预定战场便与蜂拥南
下的高卢人在台伯河上游突然遭遇。罗马军毫无准备溃不成军。罗马人有些丧胆地认识到举国一致的抵抗是不
可能了,于是决定将青壮年男子都撤退到易守难攻的卡匹托尔山上死守。卡匹托尔山上建有朱比特神殿等几个
罗马的主要神殿,山顶面积较小,但一面邻水三面为峭壁,极适于防守。同时这里也是罗马人的圣地,若是这
里也丢失的话,罗马人便会从精神上失去依靠。罗马人有些丧胆地认识到举国一致的抵抗是不可能了,于是决
定将青壮年男子都撤退到易守难攻的卡匹托尔山上死守。卡匹托尔山上建有朱比特神殿等几个罗马的主要神
殿,山顶面积较小,但一面邻水三面为峭壁,极适于防守。同时这里也是罗马人的圣地,若是这里也丢失的
话,罗马人便会从精神上失去依靠。高卢人乘月黑风高夜想悄悄偷袭卡匹托尔山,而山顶神殿里的鹅却深更半
夜地一起乱叫起来,被吵醒的罗马人这才发现了偷袭的高卢人,当然高卢人的计谋未能得逞,而罗马人则认识
定是鹅挽救了罗马。
高卢人虽然都是优势的战士,却不是都市人。他们占领了罗马,却不知如何使用罗马市。高卢人于是向
罗马人要求撤退费黄金三百公斤作为退出罗马的条件。罗马人并无选择的余地,不过对黄金称量时高卢人的不
公表示了抗议。高卢将军大怒,踢掉称砣,一脚跺到天平上怒吼:失败者不得接受失败的命运!罗马建国以来
第一次受到异族的蹂躏。而下一次的异族入城要等到八百年后的公元410年了。
此战对罗马的刺激极大,罗马因此更新了武器、改变了军事组织结构和战术思想,并停止了第一次大扩
张。重建罗马的工作立刻就着手进行了。罗马竟然用了四十年才从这次打击中重新站立起来。
白鹅救罗马
(四)萨莫奈战争
萨莫奈人是萨宾人的一支,他们居住在坎伯尼亚平原,公元前4世纪中叶,萨莫奈人是意大利最大的政
治实体,人口和面积都两倍于罗马,二者之间因为临近而不断发生冲突,发生过三次萨莫奈战争,(前343-前
290)。第1次萨莫奈战争(公元前343年-前341年),因罗马违约在先而开战,最后双方战平。第2次萨莫奈
战争(前326到前304,),公元前327年,那不勒斯的希腊人对罗马在坎佩尼亚的殖民地发起了进攻。元老院
立刻派出使者向希腊人提出强烈的抗议。不过得到的回答却是希腊人的强硬的、挑战性的侮辱,与此同时还有
一队萨莫奈援军进驻了那不勒斯。罗马人又派人指责萨莫奈人违反盟约,萨莫奈人则说罗马人在弗雷杰来建立
殖民地早就违反了盟约。为期23年的萨莫奈战争便这样开始了,罗马战败受辱(轭门之辱)。罗马人大为震
惊,元老院坚决不承认所订条约,整整一年的婚姻宴会和其他类似的事务被禁止。卡迪昂峡谷之耻迫使罗马人
改进武装、扩大兵力和改革作战方法。公元前312年在检察官阿庇乌斯·克劳迪乌斯的主持下,从罗马达到拉丁
姆沿海的大城塔拉齐斯的阿庇亚大道建成。有了这条通往南意大利的平坦大道,罗马人的行军速度大大提高。
罗马重建了两个殖民地,新建了5个殖民地,从东西两边夹击萨莫奈人,兴建从罗马达到拉丁姆沿海的大城塔
拉齐斯的阿庇亚大道建成。有了这条通往南意大利的平坦大道,罗马人的行军速度大大提高。同北面和中亚平
宁的诸城也建立了友好同盟关系。三面包围了萨莫奈人。处于危境的萨莫奈人于前304年向罗马求和,罗马由
于疲于战争,也乐于言和,最后与萨莫奈人订立了新的合约,第二次萨莫奈战争结束,萨莫奈继续保持独立。
第3次萨莫奈战争,(公元前298年-前290年),公元前298年,萨莫奈人派兵威胁卢卡尼亚,卢卡
尼亚自觉不敌,于是向罗马人求援。罗马人立即同意了请求,与萨莫奈重新开战,一开始罗马大败,罗马元老
院发布了紧急动员令,除了召集16到45岁的市民外,还大举召集退役老兵和被释奴,凑足了4万兵力,选举了
平民出生的德西乌斯(在大拉丁战争中牺牲的德西乌斯之子)和贵族出身的法比乌斯两名执政官。据说决战前
三名埃特鲁利亚人投奔罗马,并将其作战计划全盘透露。于是法比乌斯开始的破坏行动令埃特鲁利亚的各部无
法统一行动,纷纷回到家园寻求自保。公元前295年,4万罗马大军在亚平宁山脉东侧,北温布利亚的森提乌
姆集结,与萨莫奈人决战。一开始罗马军队在高卢战车和骑兵冲击下损失惨重,几近溃退。在危难时刻德西乌
斯翻身下马,祈求诸神,并呼唤其父亲的名字祈求保护,随即一骑当先,杀入敌群。眼见自己的统帅杀入敌
阵,溃退的老兵们不禁羞愧难当,重新组织了进攻并击败了萨莫奈人,转败为胜,而德西乌斯却壮烈牺牲。
罗马打败了萨莫奈人、高卢人、伊特拉里亚人的联军,赢得胜利,控制了整个意大利中部,夺取了富
庶的坎伯尼亚平原。为日后统一全意大利打下基础。这是一场决定2000年罗马命运的国运之战。战后与萨莫
奈人签订合约,允许他们作为罗马的同盟者存在,同盟者必须为罗马提供军队,萨莫奈人的贵族仍然是贵族,
他们可以最大限度的按他们自己的法律统治他们的人民,罗马没有直接占领,而是通过建立这种同盟,把他的
统治扩大到整个意大利中部,这既不影响罗马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又避免耗费过多的人力和财力,罗马还鼓励
与保持与同盟者的贸易关系,从而在经济上把整个意大利中部连接在一起。
罗马每次和一个共同体结成不同的永久性同盟关系,这样的同盟共有120个之多,公开表示不满的非常
少,大多数同盟者签约是,对自己的处境是比较满意的,这是罗马人取得的一个历史性成就,创立了一个统一
的中部意大利,从这种意义上说,意大利中部在古代就是意大利,公元前265年的一次人口调查,罗马有公民
30万人,这30万人不仅仅指罗马城的公民,而是指享有公民权的公民,公民权从罗马城同盟者中扩散,使更
多的人拥有了公民权,这在历史上是一件新生事物,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共和国原指城邦共和国,但罗马共和
国打破了城邦的限制,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罗马随时可以召集一支近40万人的军队。统一的意大利中部是
罗马从城邦走向帝国迈出的第一步。罗马成为意大利中部最强大的政治单位。
(五)塔林敦战争
罗马南下扩张时,塔林敦和罗马有过一纸协议,罗马保证不派船只进入塔林东海湾,公元前282年,罗
马应邀进入希腊城市休里艾,这个地方离塔林敦很近,最终二者兵戎相见,塔林敦向请伊庇鲁斯国王皮洛斯求
援,据说,迦太基名将汉尼拔认为当时的军事战略家,皮洛斯排名第二,他排名第三,排名第一的是亚历山
大。
前280年罗马人与皮罗斯在赫拉克里亚进行了第1次较量,罗马伤亡7000人,被俘2000人,皮洛斯付出
惨重代价伤亡4000人,皮落斯曾经到达离罗马城几十公里的地方,但拉丁姆人没有背叛罗马。公元前279年,
双方在奥斯库隆发生激烈战斗,罗马伤亡6000人,皮洛斯伤亡3550人,这次战斗中皮洛尔斯的主要将领和朋
友都战死了,皮洛斯伤心的说,“如果再有一次这样的胜利,我自己也完蛋了,”“皮洛斯的胜利”成了惨胜
的代名词,皮洛斯请求与罗马和谈,但被拒绝,公元前278年,皮洛斯转战西西里,几乎占领了全岛,这是迦
太基感觉到了威胁,迦太基就和罗马结盟,公元前275年,双方在意大利南部贝尼温顿又打了一仗,互有胜
负,皮洛斯的军队由于得不到补充,只剩下原来的1/3,公元前275年,匹诺斯率领剩下队伍返回伊庇鲁斯,
在撤退时,他曾说,西西里最终会成为罗马和迦太基争夺的场所。回国后他在一次进攻斯巴达的巷战中意外死
亡。
罗马人和外国人的第1场战争以罗马的胜利结束了,皮诺斯装备精良的希腊职业军,敌不过罗马人数众
多的盟邦的联合军事力量,皮洛斯没有后援,希腊各城邦又不团结,拉丁同盟没有背叛罗马,给罗马提供了很
大支援。南部意大利各城邦,成为罗马的盟邦或属国。塔林东就是罗马的一个新的同盟者。站在墨西拿海峡罗
马与西西里岛隔海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