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熟悉:法律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
掌握: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利义务观,把握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明确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教学内容: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一)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因此,法治思维是一种融法律的价值属性和工具理性于一体的特殊的高级法律意识。
(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1.法律至上
2.权力制约
3.公平正义
4.权利保障
5.程序正当
二、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1.法律权利
法律权利是指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行为自由,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障的法律手段。
2.法律义务
法律义务是指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社会责任,是保证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行为或不从事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
3.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既是享受法律权利的主体,又是承担法律义务的主体。在法治国家,不存在只享受权利的主体,也不存在只承担义务的主体。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有些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复合性的关系,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如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二)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是体现权利正当性和保障权利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行使任何权利、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越法律界限。我国宪法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的一系列权利,主要包括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宗教信仰自由及文化教育权利等。
(三)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依法行使法律权利,是体现权利正当性和保障权利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行使任何权利、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越法律界限。
(四)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法律权利的行使,必须伴随着法律义务的履行,但法律义务更需要由法律加以规定。义务法定,一方面是说义务的设定必须有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是说法定的义务应当履行,否则会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三、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一)尊重法律权威
尊重法律权威,就要信仰法律,对法律常怀敬畏之心;就要遵守法律,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保障法律实施;就要服从法律、拥护法律的规定,接受法律的约束,履行法定的义务,服从依法进行的管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就要维护法律,争当法律权威的守望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具有良知的护法者。
(二)学习法律知识
1.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只是,是提升法治素养的前提。
2.参与法治实践是学习法律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养成守法习惯
1.增强规则意识
2.守住法律底线
(四)提高用法能力
1.维护自身权利
2.维护社会利益
小结:
通过教学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利义务观,把握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明确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培养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努力成长为具有优秀的法治素养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拓展材料:
视频《5名“90后”逃避服兵役被处分》
视频《女子捡手机,归还索要酬劳》
视频《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视频《从摇篮起,民法典“罩着”你一生》
视频《当兵不是儿戏!衡水一男子拒服兵役,被多部门联合惩戒》
视频《个人信息保护有“法”管》
视频《合肥火车站一乘客阻拦高铁发车》
视频《民法典动画版解读》
视频《民法典与小明的故事》
视频《试用期限和工资有规定》
视频《试用期遭辞退怎么办?》
视频《直击复旦投毒案最终宣判》
教学案例:我国受教育权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教学案例:关于继承,民法典有新规
教学案例:冒名顶替上大学触犯哪些法律?
国家精品课程链接8
思想道德与法治_鹤壁职业技术学院_中国大学MOOC(慕课) (icourse163.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