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共家学派
    • 1.1 共家学派的倡立
    • 1.2 共家学派的研究对象
    • 1.3 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
    • 1.4 学术与政治
    • 1.5 概论
      • 1.5.1 如何追寻幸福
      • 1.5.2 幸福的研究视角
      • 1.5.3 课程内容
      • 1.5.4 研究方式
      • 1.5.5 沉思
        • 1.5.5.1 欲望和对欲望的满足
        • 1.5.5.2 寻找痛苦的根源
        • 1.5.5.3 痛苦必然导致幸福
        • 1.5.5.4 如何达到成功,达成幸福
      • 1.5.6 感性的幸福与理性的幸福
        • 1.5.6.1 感性驱动与理性驱动的差别
        • 1.5.6.2 感性驱动与快乐,理性驱动与幸福
        • 1.5.6.3 目标的设定
        • 1.5.6.4 幸福与道德
        • 1.5.6.5 感性和理性幸福的结合
        • 1.5.6.6 广义的幸福与狭义的幸福
      • 1.5.7 如何得到幸福
        • 1.5.7.1 关于幸福的知识
        • 1.5.7.2 社会认可的幸福
  • 2 追寻幸福导论
    • 2.1 绪论
      • 2.1.1 如何追寻幸福
      • 2.1.2 幸福的研究视角
      • 2.1.3 课程内容
      • 2.1.4 研究方式
      • 2.1.5 推荐书籍
    • 2.2 幸福导论
      • 2.2.1 幸福的定义
      • 2.2.2 幸福就是对欲望的满足
      • 2.2.3 幸福的分类
      • 2.2.4 痛苦必然导致幸福
      • 2.2.5 如何达到成功,达成幸福
    • 2.3 感性的幸福与理性的幸福
      • 2.3.1 感性驱动与理性驱动的差别
      • 2.3.2 感性驱动与快乐,理性驱动与幸福
      • 2.3.3 目标的设定
      • 2.3.4 幸福与道德
      • 2.3.5 感性和理性幸福的结合
      • 2.3.6 广义的幸福与狭义的幸福
    • 2.4 如何得到幸福
      • 2.4.1 关于幸福的知识
      • 2.4.2 社会认可的幸福
  • 3 幸福与伦理的关系
    • 3.1 伦理与道德
      • 3.1.1 社会的构成与伦理的产生
      • 3.1.2 分工与秩序
      • 3.1.3 伦理秩序与暴力秩序
      • 3.1.4 道德的形成
      • 3.1.5 道德与伦理的关系
      • 3.1.6 伦理体系的安装
      • 3.1.7 伦理与民主
    • 3.2 欲望与伦理
      • 3.2.1 社会舆论
      • 3.2.2 自我、自视过高与牺牲
      • 3.2.3 社会交往中求善,心灵痛苦与人际关系问题
      • 3.2.4 幸福与欲望产生的焦虑
      • 3.2.5 普遍化与社会伦理
      • 3.2.6 生存欲望的诉求
      • 3.2.7 社会地位的诉求
      • 3.2.8 德行和才华对人生的意义
  • 4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
    • 4.1 中西文化比较
      • 4.1.1 中西历史记忆差异
      • 4.1.2 首领需要具备的特征
      • 4.1.3 中西方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结果
      • 4.1.4 首领的选举方式
    • 4.2 孔子与中国学术
      • 4.2.1 孔子的介绍
      • 4.2.2 孔子的生活经历
      • 4.2.3 历史上第一位私人教师
      • 4.2.4 孔子为何成为私人教师
    • 4.3 中国学术特点
      • 4.3.1 中国哲学的特点
      • 4.3.2 中国学术传统的特点
      • 4.3.3 好的学者拥有的特征
    • 4.4 孔子的幸福观
      • 4.4.1 学而优则仕
      • 4.4.2 为仕真的幸福吗
      • 4.4.3 “礼”与“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 5 孟子的幸福观
    • 5.1 孟子生平
      • 5.1.1 孟子
      • 5.1.2 孟子历史地位
      • 5.1.3 孟子的个人影响
      • 5.1.4 孟子著作
    • 5.2 孟子学说中的幸福之路
      • 5.2.1 高贵与道德、幸福
      • 5.2.2 道德的至上性对人的约束
      • 5.2.3 道德绑架
      • 5.2.4 孟子学说中的浩然之气
    • 5.3 孟子的动机论
      • 5.3.1 道德的评判标准
      • 5.3.2 动机论与创新
      • 5.3.3 动机论与冲动
      • 5.3.4 人性善和人性恶辨析
      • 5.3.5 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5.3.6 对孟子幸福观的总结
  • 6 杨朱、老子的幸福观
    • 6.1 杨朱的幸福观
      • 6.1.1 儒家价值观和道家价值观的比较
      • 6.1.2 杨朱的生活经历
      • 6.1.3 杨朱的幸福之路
    • 6.2 老子生平
      • 6.2.1 老子出生地以及经历
      • 6.2.2 主要作品
    • 6.3 老子的幸福观
      • 6.3.1 效法自然
      • 6.3.2 道的创造
      • 6.3.3 道之德
    • 6.4 人性本善
    • 6.5 理想中的圣王
    • 6.6 寡欲
    • 6.7 老子提出的解决办法
  • 7 庄子的幸福观
    • 7.1 相对主义
      • 7.1.1 阿Q精神胜利法辨析
      • 7.1.2 相对主义和辩证法的区别
    • 7.2 庄子生平
      • 7.2.1 庄子出生地
      • 7.2.2 庄子拒相楚
      • 7.2.3 庄子对学术的影响
    • 7.3 庄子的幸福之路
      • 7.3.1 无待之乐,不依赖外物
      • 7.3.2 道和德相结合才可以为生
      • 7.3.3 庄子对儒家的观点
      • 7.3.4 真假问题,庄周梦蝶
      • 7.3.5 道的本质以及如何得道
  • 8 荀子、墨子的幸福观
    • 8.1 荀子的幸福观
      • 8.1.1 荀孟比较
      • 8.1.2 天命观和性恶论
      • 8.1.3 礼仪秩序的起源
      • 8.1.4 王霸之辩
    • 8.2 墨子的生平
      • 8.2.1 墨子出生年代及出生地
      • 8.2.2 墨子与儒家的区别
      • 8.2.3 墨家代表作
    • 8.3 墨子的思想
      • 8.3.1 墨家的特征
      • 8.3.2 墨子哲学的功利主义
      • 8.3.3 墨子对道德的工具化对待
      • 8.3.4 爱与仁的不同
      • 8.3.5 宗教的制裁
      • 8.3.6 墨家的幸福:得利
  • 9 韩非子的幸福观
    • 9.1 韩非子与法家
    • 9.2 法之重要
    • 9.3 性恶与无为
  • 10 秦始皇、董仲舒的幸福观
    • 10.1 秦始皇的幸福观
    • 10.2 董仲舒的幸福观
      • 10.2.1 西汉群儒之首——董仲舒
      • 10.2.2 幸福之路——与天地参
      • 10.2.3 阴阳家的宇宙构架
      • 10.2.4 董仲舒的构架
  • 11 向秀与郭象的幸福观
    • 11.1 向秀与郭向的生平
      • 11.1.1 向秀与郭向的出生年代和出生地
      • 11.1.2 向秀和郭象的作品
      • 11.1.3 向秀和郭象的学术地位
    • 11.2 向秀和郭象的幸福观
      • 11.2.1 逍遥
      • 11.2.2 如何逍遥
      • 11.2.3 齐物
      • 11.2.4 至人
    • 11.3 向秀和郭象思想的影响
  • 12 惠能的幸福观
    • 12.1 慧能生平
    • 12.2 佛教传入
    • 12.3 禅宗的地位及历史
    • 12.4 幸福之路——顿门成佛
      • 12.4.1 大乘与小乘
      • 12.4.2 禅宗第一要义
      • 12.4.3 影响
  • 13 共家学派与儒道佛墨法家等学派的关系
    • 13.1 儒家的三个版本
    • 13.2 道家的三个版本
    • 13.3 佛家的三个版本
    • 13.4 墨家的三个版本
    • 13.5 法家的三个版本
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因为皆源于道,所以人应该保持其原初状态。道德经》中老子有这样的两句话,一句是“智慧出,有大伪。”一句是”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恶矣。“而人在原始社会是没有智慧的,也不知道善恶。既然没有大伪,就代表人是按自己的本性来生活的,而恶也是在知道了善恶后才有的东西。所以我认为老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老子希望人们返回婴儿的状态,也和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有相似之处。

1)普通人—正

性本善  源于道自然

2)被污染的人—反

3)圣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