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共家学派
    • 1.1 共家学派的倡立
    • 1.2 共家学派的研究对象
    • 1.3 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
    • 1.4 学术与政治
    • 1.5 概论
      • 1.5.1 如何追寻幸福
      • 1.5.2 幸福的研究视角
      • 1.5.3 课程内容
      • 1.5.4 研究方式
      • 1.5.5 沉思
        • 1.5.5.1 欲望和对欲望的满足
        • 1.5.5.2 寻找痛苦的根源
        • 1.5.5.3 痛苦必然导致幸福
        • 1.5.5.4 如何达到成功,达成幸福
      • 1.5.6 感性的幸福与理性的幸福
        • 1.5.6.1 感性驱动与理性驱动的差别
        • 1.5.6.2 感性驱动与快乐,理性驱动与幸福
        • 1.5.6.3 目标的设定
        • 1.5.6.4 幸福与道德
        • 1.5.6.5 感性和理性幸福的结合
        • 1.5.6.6 广义的幸福与狭义的幸福
      • 1.5.7 如何得到幸福
        • 1.5.7.1 关于幸福的知识
        • 1.5.7.2 社会认可的幸福
  • 2 追寻幸福导论
    • 2.1 绪论
      • 2.1.1 如何追寻幸福
      • 2.1.2 幸福的研究视角
      • 2.1.3 课程内容
      • 2.1.4 研究方式
      • 2.1.5 推荐书籍
    • 2.2 幸福导论
      • 2.2.1 幸福的定义
      • 2.2.2 幸福就是对欲望的满足
      • 2.2.3 幸福的分类
      • 2.2.4 痛苦必然导致幸福
      • 2.2.5 如何达到成功,达成幸福
    • 2.3 感性的幸福与理性的幸福
      • 2.3.1 感性驱动与理性驱动的差别
      • 2.3.2 感性驱动与快乐,理性驱动与幸福
      • 2.3.3 目标的设定
      • 2.3.4 幸福与道德
      • 2.3.5 感性和理性幸福的结合
      • 2.3.6 广义的幸福与狭义的幸福
    • 2.4 如何得到幸福
      • 2.4.1 关于幸福的知识
      • 2.4.2 社会认可的幸福
  • 3 幸福与伦理的关系
    • 3.1 伦理与道德
      • 3.1.1 社会的构成与伦理的产生
      • 3.1.2 分工与秩序
      • 3.1.3 伦理秩序与暴力秩序
      • 3.1.4 道德的形成
      • 3.1.5 道德与伦理的关系
      • 3.1.6 伦理体系的安装
      • 3.1.7 伦理与民主
    • 3.2 欲望与伦理
      • 3.2.1 社会舆论
      • 3.2.2 自我、自视过高与牺牲
      • 3.2.3 社会交往中求善,心灵痛苦与人际关系问题
      • 3.2.4 幸福与欲望产生的焦虑
      • 3.2.5 普遍化与社会伦理
      • 3.2.6 生存欲望的诉求
      • 3.2.7 社会地位的诉求
      • 3.2.8 德行和才华对人生的意义
  • 4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
    • 4.1 中西文化比较
      • 4.1.1 中西历史记忆差异
      • 4.1.2 首领需要具备的特征
      • 4.1.3 中西方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结果
      • 4.1.4 首领的选举方式
    • 4.2 孔子与中国学术
      • 4.2.1 孔子的介绍
      • 4.2.2 孔子的生活经历
      • 4.2.3 历史上第一位私人教师
      • 4.2.4 孔子为何成为私人教师
    • 4.3 中国学术特点
      • 4.3.1 中国哲学的特点
      • 4.3.2 中国学术传统的特点
      • 4.3.3 好的学者拥有的特征
    • 4.4 孔子的幸福观
      • 4.4.1 学而优则仕
      • 4.4.2 为仕真的幸福吗
      • 4.4.3 “礼”与“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 5 孟子的幸福观
    • 5.1 孟子生平
      • 5.1.1 孟子
      • 5.1.2 孟子历史地位
      • 5.1.3 孟子的个人影响
      • 5.1.4 孟子著作
    • 5.2 孟子学说中的幸福之路
      • 5.2.1 高贵与道德、幸福
      • 5.2.2 道德的至上性对人的约束
      • 5.2.3 道德绑架
      • 5.2.4 孟子学说中的浩然之气
    • 5.3 孟子的动机论
      • 5.3.1 道德的评判标准
      • 5.3.2 动机论与创新
      • 5.3.3 动机论与冲动
      • 5.3.4 人性善和人性恶辨析
      • 5.3.5 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5.3.6 对孟子幸福观的总结
  • 6 杨朱、老子的幸福观
    • 6.1 杨朱的幸福观
      • 6.1.1 儒家价值观和道家价值观的比较
      • 6.1.2 杨朱的生活经历
      • 6.1.3 杨朱的幸福之路
    • 6.2 老子生平
      • 6.2.1 老子出生地以及经历
      • 6.2.2 主要作品
    • 6.3 老子的幸福观
      • 6.3.1 效法自然
      • 6.3.2 道的创造
      • 6.3.3 道之德
    • 6.4 人性本善
    • 6.5 理想中的圣王
    • 6.6 寡欲
    • 6.7 老子提出的解决办法
  • 7 庄子的幸福观
    • 7.1 相对主义
      • 7.1.1 阿Q精神胜利法辨析
      • 7.1.2 相对主义和辩证法的区别
    • 7.2 庄子生平
      • 7.2.1 庄子出生地
      • 7.2.2 庄子拒相楚
      • 7.2.3 庄子对学术的影响
    • 7.3 庄子的幸福之路
      • 7.3.1 无待之乐,不依赖外物
      • 7.3.2 道和德相结合才可以为生
      • 7.3.3 庄子对儒家的观点
      • 7.3.4 真假问题,庄周梦蝶
      • 7.3.5 道的本质以及如何得道
  • 8 荀子、墨子的幸福观
    • 8.1 荀子的幸福观
      • 8.1.1 荀孟比较
      • 8.1.2 天命观和性恶论
      • 8.1.3 礼仪秩序的起源
      • 8.1.4 王霸之辩
    • 8.2 墨子的生平
      • 8.2.1 墨子出生年代及出生地
      • 8.2.2 墨子与儒家的区别
      • 8.2.3 墨家代表作
    • 8.3 墨子的思想
      • 8.3.1 墨家的特征
      • 8.3.2 墨子哲学的功利主义
      • 8.3.3 墨子对道德的工具化对待
      • 8.3.4 爱与仁的不同
      • 8.3.5 宗教的制裁
      • 8.3.6 墨家的幸福:得利
  • 9 韩非子的幸福观
    • 9.1 韩非子与法家
    • 9.2 法之重要
    • 9.3 性恶与无为
  • 10 秦始皇、董仲舒的幸福观
    • 10.1 秦始皇的幸福观
    • 10.2 董仲舒的幸福观
      • 10.2.1 西汉群儒之首——董仲舒
      • 10.2.2 幸福之路——与天地参
      • 10.2.3 阴阳家的宇宙构架
      • 10.2.4 董仲舒的构架
  • 11 向秀与郭象的幸福观
    • 11.1 向秀与郭向的生平
      • 11.1.1 向秀与郭向的出生年代和出生地
      • 11.1.2 向秀和郭象的作品
      • 11.1.3 向秀和郭象的学术地位
    • 11.2 向秀和郭象的幸福观
      • 11.2.1 逍遥
      • 11.2.2 如何逍遥
      • 11.2.3 齐物
      • 11.2.4 至人
    • 11.3 向秀和郭象思想的影响
  • 12 惠能的幸福观
    • 12.1 慧能生平
    • 12.2 佛教传入
    • 12.3 禅宗的地位及历史
    • 12.4 幸福之路——顿门成佛
      • 12.4.1 大乘与小乘
      • 12.4.2 禅宗第一要义
      • 12.4.3 影响
  • 13 共家学派与儒道佛墨法家等学派的关系
    • 13.1 儒家的三个版本
    • 13.2 道家的三个版本
    • 13.3 佛家的三个版本
    • 13.4 墨家的三个版本
    • 13.5 法家的三个版本
老子提出的解决办法

老子提出的解决办法

老子还不仅仅认识到了世界的矛盾性质,而且提出了调和矛盾,保持社会动态平衡的思路。那就是“冲气以为和”。这个“冲”字,不是“冲突”或“冲击”的意思,而是虚空的意思。所以“冲气以为和”的意思就是矛盾双方的本身和它们两者之间是空虚透气的,所以不会板结,能够调和。矛盾调和了,宇宙万物就都处于平衡的状态,世界和社会也就稳定了,平安了。实际上我们民间的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也是这个意思。“冤家”就是矛盾,“解”就是使矛盾各方的心地舒展开来,透过气来;这样矛盾就不会越结越深,导致两败俱伤的后果了。这个观点,毛泽东他老人家是不赞成的。毛泽东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斗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通过一方消灭另一方来解决矛盾,而不是和平共处。所以毛泽东的哲学就叫“斗争哲学”,他坚决反对“调和”的论调。可悲的是,蒋介石也是“斗争哲学”,他一心要消灭共产党,实现国民党一党独裁,而不赞成在中国实行多党竞争的民主政治。结果是造成了国家的分裂,留下的后遗症至今还是中华民族的一块心病。至于大陆“文革”的斗争结果,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凡是希望一人独裁,不允许对立面存在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而违反自然规律的思想行为就必定要失败。

我们曾经常讲“稳定压倒一切”。的确,社会局势的稳定对于国家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稳定呢?根子还在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要和谐。如果不从社会和谐入手去求稳定,就很容易导致盲目强化专政机器,依赖军队、警察、监狱等等,对某些社会阶层的民众或团队实行强力压制甚至镇压。这样可能求得一时的安定,但难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标;一旦弄到老子所说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地步,就难免导致社会矛盾的总爆发,造成全社会的灾难性后果。所以,调和好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

稳定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呢?老子说,就是太极图那个状态。太极图的状态又叫“中和”。所以,我们中国的“中”字就是由太极图演化而来的,而早期的太极图就是一个“中”字;据说直到明朝,太极图才最终完善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两条鱼”那个样子。“中”就是阴阳调和,不偏不倚;“中”就是平衡。平衡了,就稳定了。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也要阴阳调和,保持平衡,才能健康;否则,阴盛阳衰,或阴衰阳盛,都会生病。这个理论也是从太极图得来的。国家和社会也是一样,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要能够调和,达到大致平衡,这个国家政权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就要垮台。大自然也要平衡,例如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构成了食物链,昆虫吃草叶,青蛙吃昆虫,蛇吃青蛙,黄鼠狼吃蛇,狐狸吃黄鼠狼,豺狼虎豹吃狐狸,人吃豺狼虎豹,病毒和微生物吃人。这个链条原本是平衡的,但是,如果其中的某一环节过于强大或过于衰弱,就会导致生物界的失衡。失去了平衡,就会出问题。

那么,这个道理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和谐社会又有什么教益呢?很显然,它给我们的教益,就是要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维持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的平衡。平衡不是平均。平均就会造成大锅饭,养懒汉。平衡是各阶层在承认和保持一定差距和最有利于激发生产效率的情况下,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富裕;而不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