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Java开发入门
    • ● Java 概述
    • ● JDK的使用
    • ● 系统环境变量
    • ● 第一个Java程序
    • ● Java的运行机制
    • ● 教学设计
    • ● 课程讲义
    • ● 案例学习
    • ● 课后题答案
  • Java 编程基础
    • ● Java的基本语法
      • ● Java代码基本格式
      • ● Java中的注释
      • ● Java中的关键字
      • ● Java中的标识符
    • ● Java中的变量与常量
      • ● 变量的定义
      • ● 变量的数据类型
        • ● 案例导学
      • ● 变量的类型转换
        • ● 案例导学-自动类型转换
        • ● 案例导学-强制类型转换
      • ● 变量的作用域
        • ● 案例导学-作用域
      • ● Java中的常量
    • ● Java中的运算符
      • ● 案例导学-算术运算符
      • ● 案例导学-赋值运算符
      • ● 案例导学-比较运算符
      • ● 案例导学-逻辑运算符
      • ● 案例导学-位运算符
      • ● 案例导学-运算符的优先级
    • ● 选择结构语句
      • ● 案例导学-if条件语句
      • ● 案例导学-switch条件语句
    • ● 循环结构语句
      • ● 案例导学-while循环语句
      • ● 案例导学-for循环语句
      • ● 案例导学-循环嵌套
      • ● 案例导学-break语句
      • ● 案例导学-continue语句
    • ● 数组
      • ● 案例导学-一维数组的定义
      • ● 案例导学-数组最值
      • ● 案例导学-数组排序
    • ● 教学设计
    • ● 课程讲义
    • ● 课后题答案
  • 面向对象(上)
    • ● 面向对象概述
    • ● Java中的类与对象
      • ● 案例导学-类与对象
    • ● 类的封装
    • ● 案例导学-类的封装
    • ● 方法的重载和递归
    • ● 构造方法
      • ● 案例导学-构造方法与重载
    • ● this关键字
      • ● 案例导学-this
    • ● static关键字
      • ● 案例导学-静态变量
      • ● 案例导学-静态方法
      • ● 案例导学-静态代码块
    • ● 教学设计
    • ● 课程讲义
    • ● 章节测试
    • ● 课后题答案
  • 面向对象(下)
    • ● 类的继承
      • ● 案例导学-类的继承
      • ● 案例导学-方法的重写
      • ● 案例导学-super访问父类成员变量
      • ● 案例导学-super访问父类成员方法
      • ● 案例导学-super访问父类构造方法
    • ● final关键字
    • ● 抽象类和接口
    • ● 多态
    • ● 内部类
    • ● JDK8的Lambda表达式
    • ● 异常
    • ● 垃圾回收
    • ● 教学设计
    • ● 课程讲义
    • ● 章节测试
    • ● 课后习题答案
  • Java中的常用类
    • ● String类和StringBuffer类
    • ● System类与Runtime类
    • ● Math类与Random类
    • ● 包装类
    • ● 日期与时间类
    • ● 格式化类
    • ● 课后题答案
    • ● 课程讲义
  • 集合
    • ● 集和概述
    • ● Collection接口
    • ● List接口
      • ● List接口简介
      • ● ArrayList集合
      • ● LinkList集合
    • ● Collection集合遍历
    • ● Set接口
    • ● Map接口
    • ● 泛型
    • ● 常用工具类
      • ● Collections工具类
      • ● Arrays工具类
    • ● 课后题参考答案
    • ● 课程讲义
  • IO流
    • ● I/O流概述
    • ● 字节流
    • ● 字符流
    • ● File类
    • ● RandomAccessFile
    • ● 对象序列化
    • ● NIO
    • ● NIO.2
    • ● 课后题答案
    • ● 课程讲义
    • ● 章节测试
  • GUI(图形用户接口)
    • ● Swing概述
    • ● Swing顶级容器
    • ● 布局管理器
    • ● 事件处理
    • ● Swing常用组件
    • ● Swing组件的整合使用
    • ● JavaFX图形用户界面工具
    • ● 课程讲义
  • JDBC
    • ● 什么是JDBC
    • ● JDBC常用API
    • ● JDBC编程
    • ● 案例-使用JDBC实现QQ登录
    • ● 课程讲义
  • 多线程
    • ● 线程概述
    • ● 线程的创建
    • ● 线程的生命周期及状态转换
    • ● 线程的调度
    • ● 多线程同步
    • ● 多线程通信
    • ● 教学设计
    • ● 课后题参考答案
    • ● 课程讲义
  • 网络编程
    • ● 网络通信协议
    • ● UDP通信
    • ● TCP通信
    • ● 课程讲义
  • Eclipse开发工具
    • ● Eclipse概述
    • ● Eclipse的安装与启动
    • ● Eclipse进行程序开发
    • ● Eclipse程序调试
    • ● 使用Eclipse导出、导入jar文件
  • ACM大赛题库
    • ● 2027
    • ● 2028
    • ● 2024-2026
    • ● 2012-2023
    • ● 2018-2020
    • ● 2015-2017
    • ● 2012-2014
    • ● 2009-2011
    • ● 2003-2005
    • ● 2000-2002
  • PBL学生风采展示
    • ● 实验一
    • ● 实验二
    • ● 实验三
    • ● 实验四
案例导学-类的封装




                        类的封装

一、案例描述

1、 目标
 了解为什么要对类进行封装
 了解如何实现类的封装

2、 分析
在上一个案例中,s1对象的年龄是可以随便赋值的,如果将age的值赋值为-30,显然违背了事实。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需要对类进行封装,防止外界对类中的成员变量随意访问。为了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类的封装,本案例将使用private关键字对成员变量name和age进行私有化,同时分别提供一个setName(String n)和setAge(int a)方法用于外界的访问,其中setAge(int a)中需要对age进行判断。
3、 设计思路(实现原理)
(1) 编写测试类Example02,将属性age的值设为-30,演示不合理现象。
(2)对Student类进行修改,将name和age属性使用private修饰,然后定义getName()、setName(String n)、getAge()和setAge(int a)四个对外访问name和age的方法。
(3) 在setAge(int a)方法中对传入的参数进行检查,如果输入值为负数,则打印出“设置的年龄不合法”,如果不为负数,才将其设置为age属性的值。
(4)对Example02类进行修改,在main()方法中创建Student类的实例对象,通过调用对象的setName(String n)和setAge(int a)方法来设置的name属性和age属性值,并调用speak()方法。
二、案例实现
1、定义Example02类,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Example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1 = new Student();
  s1.name = "小新";
  s1.age = -30;
  s1.speak();
 }
}
运行结果如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将age的值设置为-30后,程序不会报错,但却违背了现实。
2、对Student类进行封装,其代码如下: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 "张三";
 private int age = 19;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 {
  name = n;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 {
  // 对传入的参数进行检查
  if(a < 0){
   System.out.println("设置的年龄不合法");
  }else{
   age = a;
  }
 }
 void speak() {
  System.out.println("我的名字是" + name + ",今年" + age + "岁");
 }
}
public class Example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1 = new Student();
  s1.setName("小新");
  s1.setAge(-30);
  s1.speak();
 }
}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三、案例总结
 1、Student的name和age属性使用private关键字修饰为私有后,在Example02类中不能再使用s1.name和s1.age的方式访问这两个属性,只能通过public类型的setName(String n)和setAge(int a)方法进行访问。在上面的代码中,调用setAge(int a)方法时的传入参数为-30,由于参数小于0,会打印出“设置的年龄不合法”,并不会将负数赋值给age属性。由此可见,只要实现了封装就能对外界的访问进行控制,避免对私有变量随意修改而引发问题。
2、思考一下:定义一个Division类(除法),类中定义两个int类型的私有成员变量dividend(被除数)和
divisor(除数),默认值都为1。定义四个公有方法setDividend(int mDividend )、getDividend()、setDivisor(int mDivisor)和getDivisor(),用于对私有属性进行设置和访问。在setDivisor(int mDivisor)方法中对传入的参数进行检查,如果传入值为零,则打印“除数不能为零”,如果不为零,才将其设置为divisor属性的值。
 定义Example03类,在类的main()方法中创建Division对象,分别调用setDividend(int mDividend)和setDivisor(int mDivisor)方法给两个私有属性dividend和divisor赋值,然后打印出dividend和divisor的结果。
(1)定义Division类,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Division {
 private int dividend = 1;
 private int divisor = 1;
 public void setDividend(int mDividend) {
  dividend = mDividend;
 }
 public int getDividend() {
  return dividend;
 }
 public void setDivisor(int mDivisor) {
  if (mDivisor == 0) {
   System.out.println("除数不能为零");
  } else {
   divisor = mDivisor;
  }
 }
 public int getDivisor() {
  return divisor;
 }
}
(2)定义Example03类,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Example0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ivision division = new Division();
  division.setDividend(10);
  division.setDivisor(0);
  int dividend = division.getDividend();
  int divisor = division.getDivisor();
  System.out.println(dividend / divisor);
 }
}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实现了Division类的封装,在setDivisor(int mDivision)方法中对传入的值进行检查,从而避免程序中出现除数为0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