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4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6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7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2.11 玄奘取经

玄奘取经

唐僧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唐僧的原型是唐朝著名僧人玄奘。与小说中的唐僧相比,历史上的唐玄奘则更具有人格魅力,他的事迹也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

玄奘,是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缑氏镇)人。玄奘自幼随父亲学习儒家典籍,获得了良好的学养和品德。十一岁时,玄奘跟随兄长在洛阳净土寺开始学习佛经。十三岁时,被大理寺卿郑善果破格收于净土寺出家为僧,并师从景法师和严法师,悉心研究佛经,长达六年之久。玄奘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曾游历洛阳、长安、成都等地,于四海拜访名师,年纪尚轻时便已精通佛教经典。

伴随着研究的深入,玄奘渐渐发现很多佛经译著不善,使人理解不一,在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上,更是分歧很大,无法相融。为了解决内心的困惑,玄奘萌生了西行求法的想法。武德九年,玄奘上奏请允西行求法,未获朝廷批准。然而,玄奘求法的决心不可动摇,于是“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唐贞观元年八月(一说贞观三年),玄奘踏上西行之路。这一路充满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此时的唐朝与突厥关系紧张,边境封锁很严,玄奘冒着生命风险同时在他人协助下越过玉门关。玄奘西出玉门关,艰难越过戈壁上的五座烽火台,来到了“长八百里,古曰沙河,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莫贺延碛前,求法的信念驱使他走入大漠,在沙漠中玄奘经历了“四夜五日无一滴(水)沾喉,口腹干焦,几将殒绝”的艰险,凭着个人意志最终走了出来。不久,玄奘到达高昌国。高昌王鞠文泰被玄奘折服,给予尊崇礼遇,苦留劝慰誓不放行,希望玄奘留下了辅佐他。高昌王的礼遇不能动摇玄奘分毫,他绝食三日以示决心。鞠文泰被玄奘感动,与玄奘结为兄弟,并请玄奘承诺必由高昌返程,才放之西行。

玄奘离开高昌,继续西行,每到一处佛学圣地,都会停留学习佛法。他一边研习佛教经论,一边巡礼佛教遗迹。在信仰拜火教的撒马尔罕,玄奘用一晚上的时间讲解佛法,并改变了国王的信仰。从此之后,这个国家消除了宗教之间的偏见,佛教重新兴起。玄奘一路披荆斩棘、风餐露宿,遭遇了强盗和异教徒的袭击,险些丧命。对佛学的执着信念支撑着他最终抵达西行的目的地——那烂陀寺。那烂陀寺规模宏大,藏书高达九百万卷,是古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在那烂陀寺,玄奘一待就是5年,他师从当时著名的佛教学者戒贤法师,深耕佛教原典,探寻佛理真谛。

为深入到印度佛教文化的精髓,玄奘决定前往印度各地访师游学。在之后的几年里,玄奘走遍了整个印度,了解上百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学有所成后,玄奘重返那烂陀寺。玄奘受戒贤法师之邀,为寺里僧人讲经。玄奘学养深厚,讲法鞭辟入里,声誉渐渐高涨,地位仅次于戒贤法师。中印度的统治者戒日王久闻玄奘的才学,命他做曲女城佛学辩论大会的论主。在会上,玄奘向参会的印度各国国王、佛教学者和婆罗门学者等五千余人宣讲了大乘教义并接受大家的诘难。他逻辑清晰,授理透彻。大会持续了十八天,可各个宗派的高僧大德没有一人挑战他。这场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辩论大会将玄奘的留学生涯推向了顶峰。玄奘一时名震印度,被大乘佛教尊称为“大乘天”,被小乘佛教尊称为“解脱天”。

贞观十七年,玄奘婉拒那烂陀寺僧众让他留下继承戒贤法师衣钵的请求,带着657部佛经东归故国。贞观十九年正月抵达长安。唐太宗得知后,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玄奘,并劝其弃缁还俗,共谋朝政。然而,这与玄奘潜心佛学、弘扬佛法的初心相违背,他婉言辞谢了唐太宗。唐太宗只好命其在长安弘福寺主持佛经翻译工作。据记载,玄奘先后共译经论75部,共计1335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1335万字,玄奘译经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堪称空前,成为翻译史上的杰出典范。

在译经讲法之余,玄奘还以口授的方式,与弟子辩机完成《大唐西域记》一书,全面记载了他游学异国的所见所闻。唐太宗亲自为玄奘撰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他提到玄奘所经历的艰难险阻:“积雪晨飞,途闲失地;惊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赞颂玄奘的功业:“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春,玄奘因病在长安圆寂,终年62岁,朝野数万人哭送。19载风雨,5万里行程,138个国家,玄奘历经千难万险,只为求得真知,他用实践诠释了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