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图书馆里的拾荒老汉
2014年11月,一则题为《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看书前自发洗手》的新闻引发热议。杭州图书馆作为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的成员馆,秉承其对公共图书馆不分种族、年龄和人群的服务原则,面向流浪汉开放,得到了社会好评。曾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乞讨者散发异味感到不满。馆长褚树青为此劝导读者,如觉不便可更换座位,图书馆没有权利去让另一位读者离开,何况流浪、乞讨者并没有干扰他人。一时间,杭州图书馆被人称为“最温暖图书馆”。
这则新闻中,有这样一位76岁的拾荒老汉也感受到图书馆的温暖,他是杭州图书馆的常客。他常常是那副装扮:一根竹竿将两个口袋挑于肩后,穿着一双被泥染黑的白色运动鞋,透过他手上的塑料袋,可以看见里面的塑料瓶和罐子。老人全身上下最干净的地方,是那起满老茧的双手。他解释,尽管杭图没有规定拾荒者必须洗手,但每次看书前他都会将手洗净,“不要把书弄花了。”面对记者的镜头,拾荒老汉自称叫“章楷”,生于杭州乡下,曾任村干部和民办教师,现已退休多年。因早年离婚,儿女又在外地,目前在杭州独居,依靠退休金和拾荒为生。伴随着记者的报道,这位年逾古稀仍热爱学习坚持阅读的老爷爷成为了网友热议的学习榜样。
然而,一年之后,噩耗传来。2015年12月16日,一位吴姓女士给浙江电视媒体打来电话称,那位杭州图书馆的常客老人“章楷”,正是她父亲,真名叫韦思浩。一个月前,在过马路时不幸遭到意外车祸,前几天刚刚过世。原来,这位爱读书的拾荒老汉韦思浩确如自己所说,是一名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韦思浩每个月的退休工资有5000多,但他一直省吃俭用,住在一间只有木板床的毛坯房里。一个问题令人困惑,5000多的退休金可不少,老人又过得很节俭,他为什么还要去拾荒呢?
在整理遗物时,韦思浩的女儿无意间找到了很多捐资助学的凭证,大大小小就有数十张,其中有浙江省社会团体收费专用票据,上面清楚地写着,他于1994年捐款360元。还有希望工程结对救助卡、扶贫公益助学金证书等等,从90年代的一次捐赠三四百,到后来的三四千。不仅如此,韦思浩老人还做尽好事不留名,所有的捐助都用化名“魏丁兆”等来代替,他甚至签了遗体捐赠志愿表。
2015年12月13日,一直处于深度昏迷的韦思浩老人,因多个器官衰竭,经医院极力抢救无效,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韦思浩老人的事迹被广泛报道,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与浙江一家报社在征得家属同意后,为韦思浩老人发起网络众筹立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兼铜像制作者朱炳仁说道:“雕塑要能体现老人的精神,尽量简洁,通过简单的线条来凸显他的精神世界。”
老人去世了,但他的舍己为人的高贵品格,韦思浩、章楷、魏丁兆三个名字勾勒出的丰满形象将永远留在世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