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
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清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则是:我必须跑得比最慢的羚羊要快,要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生存的压力,使羚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世世代代在草原上繁衍生息。
在大学里,我们虽然没有像羚羊和狮子那样的生存压力,但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依然存在,比如,我们不管怎么努力也达不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能力是我们暂时不具备的,可是我们当时又必须做到。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承受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压力像空气、水一样时刻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有了压力,才促使我们不断成功,不断进步。然而,压力又是一把双刃剑,过度的压力总是与紧张、焦虑、挫折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会破坏人的身心平衡,造成情绪困挠,损害身心健康。
压力的概念
在心理学,我们常将心理压力简称为压力。一般认为,压力是指个体在适应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实际或认识能力上的不平衡而引起的一种通过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表现出来的身心紧张状态,具体地说,压力指的是一种身心反应。
比如有同学说“我要参加学生干部竞选,我觉得压力好大”,这个时候他可能会有心跳加速、口干舌燥、胃部紧缩、手心出汗等身体反应,同时他可能还会觉得超级紧张,这是他情绪上的主观体验。这些身心反应合起来称为压力状态。
压力的来源
(1)家庭压力
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一方面是面临与父母的分离。而这个分离正好发生在人生的成长期和上升期,这个时期需要独立完成许多重要的发展性任务,比如能力发展、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管理、自我认同、亲密关系的建立、自主性发展等。与父母分离会使很多同学不得不面对和宿舍同学相处、独自去医院就诊等情况,常常会感受到孤独、无助,想念自己的父母、温暖的家庭,从而产生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相隔较远,自己与父母如何交流,怎样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也让不少同学感到困惑,产生一些压力。
(2)学业压力
进了大学,你会发现,大学并不像以前认为的“university”就是“由你玩四年”,实际上,学好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依然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一份优秀的成绩单甚至会成为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最直接的体现。而同时,跟不上课堂讲授内容,不会做作业,没有专业兴趣,出现人生第一次成绩挂科、学业警示等,也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压力。过大的学业压力会引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减弱学习效率。
(3)人际关系压力
在一项调查中,记者随机采访了40多名大一新生,结果显示,人际交往困扰是大学生校园生活中最大的压力,80%的学生对如何处理室友关系充满了困惑。有这样一个案例,小丽是一名大一学生,原本觉得大学生活很美好,最近却因为处理不好与室友的关系,经常感到孤独和郁闷。小丽说,刚开学时,宿舍卫生大家轮流打扫,但后来有人变得不主动了,甚至逃避打扫。偶尔因为太忙,或忘记打扫了,这些都可以理解。小丽主动帮舍友打扫过几次,后来舍友却习以为常了,打扫卫生变成了小丽一个人的事。慢慢地,小丽心里开始不舒服了,与舍友产生了隔阂,经常与室友争吵。
像小丽一样面临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学生不在少数。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喜欢早睡早起,有的喜欢晚睡晚起,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宿舍里的这些生活小事若不能协调,就容易产生矛盾。当然宿舍关系只是大学人际关系的一个方面,还有比如班级同学关系、亲密关系等,由此产生的困扰往往会让同学们面临一些压力。
(4)就业压力
有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2015年增加了16万人。每每临近毕业季,我们就会一次次的听到“史上最难就业季”之说。毕业生多,就业岗位少;成绩不好,怕吃闭门羹;找个工作不难,找个好单位难;父母对自己就业期望过高;所学专业不对口;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一定的经济实力;怀疑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等,这些都让当代中国大学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这是近几年大学校园压力中凸显出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来源。
(5)生活压力
有研究显示,在所有压力中生活的压力是当代大学生压力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一方面,学费和校园花费会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大学四年在校学习的学费以及生活费用至少都要有30000多元,这对于贫困的学生和家庭来说,这笔费用将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自己管理生活的全新方式会带来环境适应的压力。由于长期在父母身边同学们习惯了依赖,缺乏一定的生活能力,尽管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可生活上有时还像是一个孩子,面对衣服要自己洗,钱要自己花,大部分事都得自己拿主意等自日常生活,很多同学会感到适应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