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

温雅 臧伟伟 牛珩 潘佳奇 杜学敏 顾耘宇 王艳 张咏梅 肖丁宜

目录

  • 1 前言
    • 1.1 心理健康的标准
    • 1.2 大学生与心理健康
    • 1.3 获得心理健康的途径
    • 1.4 心理小测试
    • 1.5 习题
  • 2 自我认识
    • 2.1 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
    • 2.2 良好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 2.3 本我、自我、超我
    • 2.4 乔韩窗口理论
    • 2.5 做真实的自我
    • 2.6 习题
  • 3 人际交往
    • 3.1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引入
    • 3.2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效应
    • 3.3 人际吸引的秘密
    • 3.4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困惑
    • 3.5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 3.6 心理小测试
    • 3.7 习题
  • 4 情绪管理
    • 4.1 什么是情绪
    • 4.2 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
    • 4.3 情绪管理策略
    • 4.4 习题
    • 4.5 问卷调查
  • 5 学会恋爱
    • 5.1 恋爱中的心理现象
    • 5.2 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心理困扰
    • 5.3 恋爱能力的培养
    • 5.4 习题
  • 6 理解家庭
    • 6.1 你从家中走来
    • 6.2 家庭对依恋关系的影响
    • 6.3 家庭对自我价值的影响
    • 6.4 家庭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 6.5 家庭带来的心理困扰
    • 6.6 在家庭中成长
    • 6.7 习题
    • 6.8 问卷调查
  • 7 压力应对
    • 7.1 引言
    • 7.2 如何认识压力
    • 7.3 如何应对压力考验-压力的情绪应对
    • 7.4 如何应对压力考验-压力的认知应对
    • 7.5 如何应对压力考验-压力的行为应对
    • 7.6 习题
  • 8 生命教育
    • 8.1 认识生命的诞生和结束
    • 8.2 生命的过程
    • 8.3 生命的可贵之处
    • 8.4 当今大学生对生命的主要困惑
    • 8.5 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 8.6 习题
  • 9 学会学习
    • 9.1 透视大学学习
    • 9.2 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困扰
    • 9.3 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
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


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情绪对大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情绪对大学生学习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快乐、喜悦等积极情绪,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人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精神会更集中,思维会更敏捷,记忆能力会大大提高。另外,积极情绪使大学生更加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提高学习效率,所以积极情绪多的大学生往往对生活充满热爱,对自己充满自信,求知欲浓厚。另一方面焦虑、痛苦、忧伤、愤怒等消极情绪,对学习有阻碍作用,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削弱学习的效果。如果在痛苦、烦躁、不安的情形下进行学习,就很难集中精神,思维会变得混乱,记忆力会下降,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抑郁情绪

除了焦虑之外生活中经常听到有同学说到郁闷烦躁不开心实际上这些词都是抑郁情绪的代名词。

抑郁情绪与抑郁症不同, 一般人情绪变化有一定时限性,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御功能,能恢复心理平稳而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常持续存在,甚至不经治疗难以自行缓解,症状还会逐渐恶化。精神医学规定一般抑郁状态不应超过两周,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持续数月或半年以上,则有可能是病理性抑郁症状需要及时到精神科医院就医。 

抑郁症最典型的表现:

1.2周以上的心情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

2.集中注意能力降低;

3.自我评价降低;

4.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

5.认为前途暗淡悲观;

6.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7.睡眠障碍

8.食欲下降。

抑郁不仅使患者情绪低落,而且会使患者出现多种躯体症状,比如失眠,头晕,记忆力变差等。抑郁症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学习效率和生活品质,甚至使患者产生轻生的念头,所以患有抑郁症的同学要及时就医并配合心理治疗,尽快走出情绪的 “雾霾”。

第二、情绪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重要的影响

人的情绪既可成为行动的内驱力,又与身心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积极健康的情绪使大学生更加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情绪良好的大学生往往对生活充满热爱,对自己充满自信。

消极情绪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情绪本身如春夏秋冬,无好坏之分,消极情绪也有其存在的功能,例如,恐惧,往往是一种信号,警示我们集中注意力,同时让机体产生巨大的能量,以帮助人们避开或逃脱危险的情景,它是一种个体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机制。但是过多的消极情绪不能有效地得到调节会极大的伤害人的身体健康。

我国自古就有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当人的情绪变化时,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例如,人在感到惊恐时,会出现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脸色发白等一系列变化。消极情绪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强烈的情绪刺激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使皮肤灰暗无光。长期的消极情绪还会影响人的免疫力,从而造成人体抗病能力下降。现已知不良情绪与进食障碍、肠胃疾病、皮肤病、风湿病等严重危害人健康的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大学生常见的疾病很多与持久的消极情绪有关,如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与失眠有直接联系。

第三、情绪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美国积极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研究了“自我-他人交叠”,证明了当我们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的时候,会在“我”和“你”之间看到更多的联系,最终看做“我们”,这有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爱丽丝.伊森揭示了:我们感觉良好的时候,更有可能对陌生人表现友好和提供帮助。所以带着更多的积极情绪我们更容易与同学变得关系密切。

另外,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与一个人情绪状态是有关系的。当一个人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的时候,会更有吸引力。倘若常在他人面前任由负面情绪决堤,丝毫不加控制,如乱发脾气,久而久之,别人会觉得我们难以相处,不愿与我们交往。反之,若常面带微笑、多赞美他人,以亲切的态度与别人和谐相处,人际关系自然会逐渐改善,大学生活也变得不寂寞、不孤独,经常有人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