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

温雅 臧伟伟 牛珩 潘佳奇 杜学敏 顾耘宇 王艳 张咏梅 肖丁宜

目录

  • 1 前言
    • 1.1 心理健康的标准
    • 1.2 大学生与心理健康
    • 1.3 获得心理健康的途径
    • 1.4 心理小测试
    • 1.5 习题
  • 2 自我认识
    • 2.1 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
    • 2.2 良好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 2.3 本我、自我、超我
    • 2.4 乔韩窗口理论
    • 2.5 做真实的自我
    • 2.6 习题
  • 3 人际交往
    • 3.1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引入
    • 3.2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效应
    • 3.3 人际吸引的秘密
    • 3.4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困惑
    • 3.5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 3.6 心理小测试
    • 3.7 习题
  • 4 情绪管理
    • 4.1 什么是情绪
    • 4.2 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
    • 4.3 情绪管理策略
    • 4.4 习题
    • 4.5 问卷调查
  • 5 学会恋爱
    • 5.1 恋爱中的心理现象
    • 5.2 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心理困扰
    • 5.3 恋爱能力的培养
    • 5.4 习题
  • 6 理解家庭
    • 6.1 你从家中走来
    • 6.2 家庭对依恋关系的影响
    • 6.3 家庭对自我价值的影响
    • 6.4 家庭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 6.5 家庭带来的心理困扰
    • 6.6 在家庭中成长
    • 6.7 习题
    • 6.8 问卷调查
  • 7 压力应对
    • 7.1 引言
    • 7.2 如何认识压力
    • 7.3 如何应对压力考验-压力的情绪应对
    • 7.4 如何应对压力考验-压力的认知应对
    • 7.5 如何应对压力考验-压力的行为应对
    • 7.6 习题
  • 8 生命教育
    • 8.1 认识生命的诞生和结束
    • 8.2 生命的过程
    • 8.3 生命的可贵之处
    • 8.4 当今大学生对生命的主要困惑
    • 8.5 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 8.6 习题
  • 9 学会学习
    • 9.1 透视大学学习
    • 9.2 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困扰
    • 9.3 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
在家庭中成长


在家庭中成长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感觉到自己的某些问题与父母的影响和教育有关。于是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对父母的抱怨和不满,甚至与父母的关系疏离或对立。我们现在的性格确实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不是完全的因果关系。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厘清家庭对我们的影响,理解父母,接纳父母的不完美;并能有所担当,迅速成长,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将父母的爱继续传承下去。

如何对待原生家庭

一是接纳父母的不完美。

人无完人,父母也是平常人。

第一,他们也来自各自可能有着各种问题的原生家庭,他们可能在成长过程中也经历过许多负性事件,体验过不少消极情绪。这些经历与情绪对于他们自身的人格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不可避免地携带着其家族代际传递下来的性格特征。

第二,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大部分父母都是初为人父或是初为人母。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父母比现在的你大不了几岁,甚至是和你同龄的年轻人。他们没有做过父母,他们做父母的经验从何而来?他们也没有学过如何做父母,他们也不清楚如何成为完美的父母。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师萨提亚说:“家长也是普通人,并不是说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他们就自动成为引领者。”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是和父母一起探索的过程。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妈妈,也不可能有完美的爸爸。



二是以成人的心态面对与承担责任。

承担责任是成长的开始,是为自己负责,是自我分化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承担责任就是不依赖、不埋怨、敢担当。

成长,从为自己负责开始;成长,从学会照顾自己开始。照顾自己的生活,承担自己做选择的风险,你才能体会成长的艰难,做一个为自己负责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