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导言
    • 1.1 导言
  • 2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 3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 3.1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 3.2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3.3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
  • 4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4.1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 4.2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 4.3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 5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5.1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 5.2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 5.3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 6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6.1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 6.2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 6.3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 7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 8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 8.1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 8.2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 8.3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 9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9.1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 9.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 9.3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10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10.1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 10.2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 11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11.1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 11.2 第二节  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 11.3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 11.4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 11.5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
  • 12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 12.1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 12.2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 12.3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 12.4 第四节  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 13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8)
  • 14 综述  辉煌的历史进程
    • 14.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4.2 二、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 14.3 三、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4.4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15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15.1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 15.2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15.3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 16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16.1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 16.2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 16.3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 17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 17.1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 17.2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 17.3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 17.4 第四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8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18.1 第一节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 18.2 第二节  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 18.3 第三节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19 后记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 1 教材
  • 2 视频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民主党派,少数成立于大革命时期和十年内战时期,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是: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1947年秋,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及其他国民党民主派酝酿成立联合组织,宋庆龄表示支持。同年11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第一次联合会议在香港召开。194811日,会议宣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民革中央推举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1941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诞生。黄炎培被推选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不久,改由张澜任主席。民盟由6个组织联合组成,它们是:救国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亦称“第三党”,后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以及青年党和国家社会党(后改称“民主社会党”)。为便于更多的民主人士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于19449月更名为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194512月,由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与其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在重庆成立。黄炎培、胡厥文等当选为常务理事。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194512月,中国民主促进会在上海宣告成立。组成人员一部分是马叙伦所联系的文化、教育、岀版工作者,另一部分是王绍鍪所联系的部分上海工商界爱国人士。会务由马叙伦负责。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1928年,谭平山、章伯钧等酝酿成立中华革命党,并开始发展成员,开展活动。19308月,召开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宣告成立,邓演达当选为总干事(后被国民党当局杀害)。193511月,改称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亦称“第三党”)。19472月,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章伯钧任主席。

中国致公党。192510月,五洲洪门恳亲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成立致公党总部。19475月,中国致公党在香港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李济深为主席(对外未公开),陈其尤为副主席。

九三学社。1944年底以来,重庆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的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经常在一起举行座谈会(一度称“民主科学座谈会”)。194593日,座谈会改名为九三学社。19465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宣告正式成立。许德珩等当选为理事。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二二八起义失败后,为团结台湾各界人士坚持斗争,19478月,谢雪红等在香港酝酿成立政治组织。11月,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正式成立。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它们所联系和代表的不是单一阶级,而是这些阶级、阶层的人们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基础上的联合,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在它们的成员和领导骨干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

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党派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比较活跃。

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这些方面,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政纲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它们从成立的时候起,大多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地发展了这种关系。

在战后进行国共谈判和召开政协会议时,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是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的。它们为政协会议的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还为维护政协协议进行过不懈的努力。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尽管参加民盟的青年党、民主社会党跟随国民党跑了,民盟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大多数人,在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伪“国民大会”和虚假的“多党政府”以及反对国民党炮制的伪“宪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是同共产党站在一起的。它们还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在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中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了积极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

无论是在举行国共谈判、召开政协会议期间,还是在解放战争的进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都及时向各民主党派通报情况,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就一些重大问题同他们进行协商,以便采取一致行动。中国共产党一贯鼓励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同时,又十分注意尊重和维护其应有的政治地位和合理的利益。对于他们的某些不妥当的意见,则善意地提出批评,诚恳地帮助其进步。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还同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直接对他们进行工作。所有这些,都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奋斗,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是各民主党派在这个时期表现的主要方面。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对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第三条道路的主张中国的民主党派并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正如周恩来所说,“其组织成分又常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反对派一直包含到进步分子”,“而其中政治倾向又从君主立宪一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有”。由于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政治倾向,他们自身就不能不在克服某些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逐步地求得进步和发展。

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经鼓吹“中间路线”。他们认为,当时的形势是,国民党不能用武力消灭共产党,共产党也不能用武力推翻国民党,这似乎为实行中间路线提供了千载一时的机会。周恩来在当时说过:“民盟由于抗战特别由于政协的机缘,客观上一时造成了他在全国的第三党地位,使他中间许多领导人物代表着中产阶级的想法,企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寻找出第三条道路。”

中间路线的鼓吹者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而实行的方法,则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他们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但是,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势决定了人们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如前所述,青年党、民主社会党跟随国民党走了,民盟的大多数则是靠近共产党以至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国民党当局对民主党派的迫害国民党当局不仅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而且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尽管民盟等一向主张“以民主的方式争取民主,以合法的行动争取合法的地位”,国民党当局还是不断以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继李公朴、闻一多在昆明遭暗杀之后,杜斌丞又在西安被杀害。民盟地方组织的许多成员被逮捕、绑架、屠杀,所办的多家报社也被捣毁或遭袭击。19475月,国民党公布伪造的《中共地下斗争路线纲领》,公然诬蔑民主同盟、民主促进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等“受中共之命,而准备甘为中共之新的暴乱工具”。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明令对该组织及其成员的一切活动“严加取缔'同年116日,民盟总部被迫在上海发表公告,“通告盟员自即日起一律停止政治活动,本盟总部同人即日起总辞职,总部亦即日解散”。

新华社在为民盟被解散而发表的评论中说:“民主同盟是一个赤手空拳的组织,他们连‘一支枪也没有’,并且不打算有,他们的凭借是言论、出版,而这样的武器也早已被蒋介石没收了。”蒋介石不允许民盟这样的组织存在,这就“使在蒋介石统治下进行任何和平运动、合法运动、改良运动的最后幻想归于破灭”。

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19481月,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会议明确宣告,民盟“决不能够在是非曲直之间有中立的态度”,指出独立的中间路线不符合中国的现实环境,是“行不通”的。民盟必须站在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立场,为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集团、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驱逐美帝国主义出中国、实现人民的民主而奋斗。会议确认中国共产党“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表示“今后要与他们携手合作”。这次会议,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

与此同时,1948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宣布:“本会当前之革命任务为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之独立、自由、民主与和平。”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通过实际的教育,它公开表示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其他民主党派也明确表示了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

这些情况表明,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国民党的反动政权陷入众叛亲离、彻底孤立的境地。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19484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个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从当年8月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接受中共中央邀请,分别从香港、上海、北平及海外,陆续进入东北、华北解放区。在哈尔滨的民主人士章伯钧等提出,政治协商会议即等于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即可产生临时中央政府。这个意见为中共中央所接受。北平解放后,进入解放区的民主人士在北平汇合。

19491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一致认定中共提出的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符合于全国人民大众的要求”,恳切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这个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同年春,毛泽东在同有关人士谈话时提出,民主党派应“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会议并将在新中国参政,标志着民主党派地位的根本变化。它们不再是旧中国反动政权下的在野党,而成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参加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共产党一道担负起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从此,各民主党派走上了新的历史道路。

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绝大多数人,经过实践的教育,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正确性;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才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它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