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导言
    • 1.1 导言
  • 2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 3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 3.1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 3.2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3.3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
  • 4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4.1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 4.2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 4.3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 5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5.1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 5.2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 5.3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 6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6.1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 6.2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 6.3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 7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 8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 8.1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 8.2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 8.3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 9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9.1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 9.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 9.3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10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10.1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 10.2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 11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11.1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 11.2 第二节  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 11.3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 11.4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 11.5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
  • 12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 12.1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 12.2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 12.3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 12.4 第四节  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 13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8)
  • 14 综述  辉煌的历史进程
    • 14.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4.2 二、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 14.3 三、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4.4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15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15.1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 15.2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15.3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 16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16.1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 16.2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 16.3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 17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 17.1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 17.2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 17.3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 17.4 第四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8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18.1 第一节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 18.2 第二节  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 18.3 第三节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19 后记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 1 教材
  • 2 视频资源

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但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

较快的发展速度从“一五”时期(即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开始到1976年的20多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打棊础的重要发展时期。尽管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这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然是比较快的。1952年到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年均增长11.4%。谷物和主要工业产品(如钢、煤、石油、电力、水泥、化肥、硫酸、化纤、棉布等)产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明显提前。

在这期间,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按照不变价格计算,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9亿元人民币,1976年增加到296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19元增加到1976年的319元。这个数字虽然还很低,但在原有基础上的增长仍是很明显的。

从根本上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这一时期最大的建设成就,是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

新中国刚刚建立时,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产品全部依赖进口。从“一五”计划开始,国家以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讯、化学、国防等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累计达4956.3亿元。

主要工业品的生产能力有了飞跃的发展。钢产量从1949年的16万吨发展到1976年的2046万吨。发电量从1949年的43亿度发展到1976年的2031亿度。原油从1949年的12万吨发展到1976年的8716万吨。原煤从1949年的3200万吨发展到1976年的4.83亿吨。汽车产量从1955年年产100辆发展到1976年的13.52万辆。

在铁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个时期同样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旧中国在73年间仅修筑铁路2.18万公里、公路8.07万公里。到1976年,中国的铁路达到4.63万公里,公路达到82.34万公里,初步形成了全国的路网骨架。全国货运总量从1949年的1.6097亿吨增加到1976年的20.1757亿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具备了自主设计制造万吨级远洋轮船的能力。

从国防和国家安全的考虑出发,这一时期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从1964年“三五”时期开始到1980年“五五”时期结束,共投资2052亿元。这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对改善工业布局和城市布局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也为中国同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往来创建了前提。

为了给国内的和平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人民解放军出色地完成了东南沿海地区对敌斗争、平息西藏武装叛乱、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西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等重大作战任务,保卫了祖国的统一和安全。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始终十分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把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粮食总产量从1949年的2263.6亿市斤增加到1976年的5726.1亿市斤,亩产量从1949年的137市斤提高到1976年的316市斤。棉花总产量从1949年的888.8万担增加到1976年的4110.9万担,亩产量从1949年的22市斤增加到1976年的56市斤。

全国总人口从1949年的5.4167亿增长到1976年的9.3717亿,同期粮食的人均占有量从418市斤增加到615市斤。同期增产的粮食不仅多养活了4亿人口,而且使全国人均占有的粮食增加近200市斤。全国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农民从1952年的62元增加到1976年的131元,城市居民同期从154元增加到365元。在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支援国家工业化基础建设的情况下,尽管人民群众生活逐年改善的增幅不大,但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这在当时被世界公认是一个奇迹。

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件大事,就是扫除文盲、大力推广普通话,并加大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资。从1949年到1976年,小学校从34.7万所发展到104.4万所,在校生从2439万人发展到1.5亿人;中学校从4045所发展到19.2万所,在校生从103.9万人发展到5836.5万人;高等学校从205所发展到434所,在校生从11.7万人发展到67.4万人。

文学艺术工作尽管不断受到“左”的干扰,但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仍然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戏剧、电影、音乐、舞蹈、小说、散文和诗歌等都涌现出大批优秀作品。1964年成功排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对新中国文艺工作的一次检阅,代表了当时国家的最高艺术水平。郭沫若、茅盾、范文澜、翦伯赞、巴金、老舍、曹禺、赵树理、徐悲鸿、齐白石、梅兰芳等一批社会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为繁荣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和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医疗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1949年全国拥有医院2600家,到1976年发展到7850家。医院床位,从1949年的8万张发展到1976年的168.7万张。全国人口的死亡率从1949年的20%。下降到1976年的7.25%Cd人均预期寿命,1949年为35岁,1975年提高到68.8岁。

新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指导方针。从1956年到1976年,中国运动员先后有123人次打破世界纪录。

取得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新中国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的成就。19641016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6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1月,第一枚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同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可回收入造地球卫星试验成功。这些成就表明,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某些方面正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邓小平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新中国先后制定了两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其中,1956年制定的第一个十二年发展规划提前实现。1963年又提前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新中国还在194911月就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一些重要的现代科学分支和新兴应用技术,如生物物理学、分子物理学、地球化学、射电天文学、高能物理以及核技术、喷气技术、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自动化技术、无线电技术等,也都在这一时期逐步发展起来。华罗庚、李四光、茅以升、竺可桢、童第周、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袁隆平、陈景润等一批科学家为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在短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举国上下艰苦奋斗和勤俭建国的创业精神分不开的。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像大庆和大寨那样艰苦创业的英雄集体,涌现岀的大量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道德和精神风貌。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新中国从建立之日起,就把捍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入类进步事业作为对外工作的目标,努力为国内和平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新中国成立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美国等国不但拒不承认新中国的合法地位,而且对新中国实行封锁、遏制政策,阻挠中国统一,并让台湾当局长期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新中国在成立初期,一面奉行独立自主基础上的“一边倒”政策,积极争取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国内建设与外交工作的支持、援助;一面不失时机地发展同西方国家的民间外交,同这些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以民(间)促官(方),以经(济)促政(治),并在1964年实现了中法建交。

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以及随后召开的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

同中国接壤或临近的亚洲国家,绝大多数是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19601月到19633月,中国先后同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妥善地解决了边界问题。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中国长期支持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先是支持越南人民赢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随后又积极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美国深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

20世纪50年代,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地区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中国在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中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这些国家积极争取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197110月获得成功。从此,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一支中坚力量。

新中国长期不懈的外交努力,终于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20世纪60年代末,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开始检讨美国的对华政策,向中国领导人发出改善关系的信息。毛泽东、周恩来敏锐地觉察到美方的变化,抓住时机向美国发起了“乒乓外交”,被国际舆论称为“小球转动了大球”。1972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

同年9月,中日两国发表关于建交的联合声明。随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2年岀现了西方国家对华建交热潮,中国外交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同英国、荷兰、希腊、联邦德国等国先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从此出现重大转机。中苏关系也趋于缓和。这为后来中国逐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仅1970年以后的新建交国就有62个。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逐步形成或进一步完善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在此基础上,毛泽东等领导人作岀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创造。

在探索刚刚起步时,毛泽东就论述了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提岀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

此后,毛泽东等又进一步总结经验,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初步作岀了正确的论述,提出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步骤,并且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重要原则。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强调: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此,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岀,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标;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坚持人民民主,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尤其是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要向科学进军,不能走世界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老路,而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还提出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方针,并为巩固国防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积累了军事斗争同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相结合的独创性经验。

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毛泽东最早觉察到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人提高警惕,同这种危险作斗争。同时,他又十分警惕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为此,他提出: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群众行使这个权力,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必须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平等待人;必须防止在共产党内、在干部队伍中形成特权阶层、贵族阶层,坚决地反对党内和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必须切实解决“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问题。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系统地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之后,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这些思想成果,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顶住来自外部的各种影响和压力,坚持不懈地进行这种探索。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创者的历史功绩,将永远载人党和国家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