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导言
    • 1.1 导言
  • 2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 3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 3.1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 3.2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3.3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
  • 4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4.1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 4.2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 4.3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 5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5.1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 5.2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 5.3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 6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6.1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 6.2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 6.3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 7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 8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 8.1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 8.2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 8.3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 9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9.1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 9.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 9.3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10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10.1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 10.2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 11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11.1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 11.2 第二节  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 11.3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 11.4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 11.5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
  • 12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 12.1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 12.2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 12.3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 12.4 第四节  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 13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8)
  • 14 综述  辉煌的历史进程
    • 14.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4.2 二、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 14.3 三、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4.4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15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15.1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 15.2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15.3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 16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16.1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 16.2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 16.3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 17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
    • 17.1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 17.2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 17.3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 17.4 第四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8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18.1 第一节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 18.2 第二节  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 18.3 第三节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19 后记
第四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 教材
  • 2 视频资源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新世纪前20年奋斗目标的确立200211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高度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大会从十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这十条基本经验,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重大认识和重大方针,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中央领导集体的平稳交接随即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央政治局,选举胡锦涛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3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吴邦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选举贾庆林为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主席。2004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决定胡锦涛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党和国家的中央领导集体再一次实现了平稳交接。

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03年上半年,我国经受了一场抗击“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同年7月,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阐述了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同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4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阐明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提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2004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2005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了全面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2006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决定首次将“和谐”列入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2003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从2003年底开始,针对经济运行中岀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中央及时作岀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根据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把加强宏观调控同推进体制改革相结合,逐步解决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突岀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较稳的良好局面,为后来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打下了基础。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提岀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同年12月,中央发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11日起,正式废除农业税。随后,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使农村经济和农村面貌发生新的深刻变化。

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00510月,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20061月,他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阐述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并提出了要突岀抓好的重点工作。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正式启动。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20032月,中共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提出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20043月,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任务。20052月,提出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同年5月,提出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制度,继续完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和基层管理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一批法律法规相继制定或修改实施。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0036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部署在北京、上海等九个省市和一批文化单位展开试点工作。200512月,在总结试点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确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

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2005年,“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6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共十六大以后,党和国家在坚持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同时,提出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主张。200511月,胡锦涛在英国伦敦金融城发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中国遵循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要求,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外交工作部署,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和平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中国还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2004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共中央决定从2005年初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三、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200710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大会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全党同志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央政治局,选举胡锦涛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决定胡锦涛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8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选举吴邦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选举贾庆林为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向前推进中共十七大以后,为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从20089月开始,中共中央决定,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次活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2008年,“五一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8月至9月,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第13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任务顺利完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积极成效。

同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岀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成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2008年下半年,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果断地调整宏观调控着力点,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全面实施一揽子计划。

2009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要举措,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部署。

2010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由于党和国家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使中国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经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自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2011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以这次全会为标志,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中共十七大前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岀现和平发展新局面。实现60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正式会谈,达成并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之后,两岸“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全面实现。两岸关系朝着和平发展的方向前行。2008H月,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系统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提出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1978年到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51.9万亿元。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特别是2008年至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显著高于同期全球和新兴经济体的增速。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国家先后启动了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激发了各大经济区域的发展活力。通过积极推进城镇化,2007年至2012年共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

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基础设施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正负电子对撞机、籼型杂交水稻、亿次“银河”巨型计算机、低温核反应堆、纳米技术、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和绕月探测卫星成功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首次交会对接、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人列等,标志着中国在科技研究的一些“高、精、尖”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1978年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24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7917元。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到2012年底,全国共有2M2.5万城市居民、5340.9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545.9万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人民的总体健康水平已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201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正在形成。   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财税、金融、流通、住房、医疗、教育等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0011211日中国落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78年到2012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38668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其中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一位,进出口结构优化,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对外投资大幅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额累计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在“引进来”的同时,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07年的248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772亿美元,年均增长25.5%,跻身对外投资大国行列。

(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促进政治协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促使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

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逐步完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全国城乡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形成广泛共识。

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大。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六)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认真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支持各少数民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形成了中华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迅速发展。

尊重和保护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七)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

人民解放军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主线,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完成三次大规模裁军,共裁减军队员额170万。军队、武警和民兵在保卫和建设祖国中,在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祖国统一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央政府严格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与稳定。

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发展,反对“台独”等各种分裂图谋的斗争深入发展。20053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坚强决心通过立法形式表达出来。

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九)   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全方位地开展对外工作。

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截至20117月,中国已同172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睦邻、安邻、富邻政策的指导下,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日益加强。努力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向亚洲、非洲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优惠关税待遇,并减免了几十个亚非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积极推动建立中国同非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论坛。顺利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合作机制发展,同新兴国家合作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

中国还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积极开展公共外交。

(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格局。

1999年起,先后开展“三讲”教育、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