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

丛杭青 等

目录

  • 1 新时代的工程
    • 1.1 第四次工业革命
    • 1.2 中国与四次工业革命
    • 1.3 工程形态
    • 1.4 作为科学的工程和作为实践的工程
    • 1.5 新时代工程的定义
  • 2 工程伦理
    • 2.1 作为职业的工程
    • 2.2 职业自治
    • 2.3 从自治走向治理
    • 2.4 工程伦理的性质
    • 2.5 工程伦理的作用
  • 3 作为方法的伦理理论
    • 3.1 遭遇伦理困境
    • 3.2 解决伦理困境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 3.3 传统理论及方法的局限性
    • 3.4 对传统理论及方法的补充
  • 4 工程实践的道德推理方法
    • 4.1 解决伦理困境的一般步骤
    • 4.2 划界法
    • 4.3 创造性的中间道路
    • 4.4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 4.5 保持认知与行动的一致性
  • 5 工程责任
    • 5.1 责任及分类
    • 5.2 消极责任与责任要素
    • 5.3 积极责任与工程师职业理想
    • 5.4 多手责任问题
  • 6 工程风险与安全
    • 6.1 风险与安全
    • 6.2 风险评估
    • 6.3 风险评估的道德原则
    • 6.4 风险沟通
  • 7 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 7.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 7.2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定义与内涵
    • 7.3 公平原则
    • 7.4 生态中心主义
    • 7.5 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 7.6 绿色制造工程
  • 8 工作场所中的工程师
    • 8.1 利益冲突问题
    • 8.2 角色冲突
    • 8.3 两种决策:恰当的工程与管理决策
    • 8.4 组织不服从
  • 9 工程师能力的概念与标准
    • 9.1 岗位胜任力
    • 9.2 两种岗位胜任力的模型
    • 9.3 工程师的能力标准
    • 9.4 通用技能
    • 9.5 职业能力
  • 10 工程师的职业美德
    • 10.1 职业美德
    • 10.2 工程中的美德
    • 10.3 工程师的职业美德内涵
    • 10.4 走向卓越:伦理章程与职业美德结合
  • 11 大数据的社会治理
    • 11.1 什么叫做大数据?
    • 11.2 大数据的商业创新
    • 11.3 大数据伦理
    • 11.4 数字身份
    • 11.5 数据权利
    • 11.6 隐私权
    • 11.7 大数据的社会治理
  • 12 智能工程伦理
    • 12.1 智能工程伦理教育必要性
    • 12.2 智能工程与社会大脑
    • 12.3 智能工程与人机混合
    • 12.4 智能工程伦理与伦理考量基础
    • 12.5 双脑世界的人机共生和谐之善
  • 13 以社会公正的理念化解“邻避效应”
    • 13.1 什么是“邻避效应”?
    • 13.2 “邻避效应”成因分析
    • 13.3 “邻避效应”中的社会公平问题
    • 13.4 临平净水厂化解“邻避效应”的对策
  • 14 “一带一路”与中国工程的跨文化交流
    • 14.1 中国工程“走出去”的现实挑战
    • 14.2 国际工程职业实践的超文化规范
    • 14.3 中国工程跨文化实践的价值更新
    • 14.4 中国工程跨文化实践的伦理规范
  • 15 阅读
    • 15.1 阅读
  • 16 直播
    • 16.1 第一次直播从自主创新走向负责创新
    • 16.2 第二次直播“一带一路”:中国工程跨文化规范建构
    • 16.3 第三次直播 以知识产权为名
    • 16.4 第四次直播
工程师的能力标准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