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王永花

目录

  • 1 第八章 学习动机
    • 1.1 学习动机概述
    • 1.2 学习动机理论
    • 1.3 本章测试
    • 1.4 拓展材料:ARCS在微课设计中的应用
  • 2 第九章 知识建构
    • 2.1 知识建构课件
    • 2.2 本章测试
  • 3 第十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 3.1 问题及问题解决
    • 3.2 创造性及其培养
    • 3.3 拓展资料
  • 4 第十一章 学习策略
    • 4.1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及其理论
    • 4.2 第二课时 学习策略
    • 4.3 第三课时 元认知策略及其培养
    • 4.4 第四课时 资源管理策略
    • 4.5 拓展资料:反思日志提高元认知能力
    • 4.6 本章测验
  • 5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 5.1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5.2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6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 6.1 第一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6.2 第二节——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6.3 第三节——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 6.4 第四节——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 7 第三章——学习及其主要理论解释
    • 7.1 第一节——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 7.2 第二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应用
    • 7.3 第三节——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 7.4 第四节——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 7.5 第五节——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7.6 第六节——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7.7 第七节——学习的建构理论
  • 8 第四章——知识的学习
    • 8.1 第一节——知识涵义及分类
    • 8.2 第二节——知识的表征
  • 9 第五章——技能的形成
    • 9.1 第一节——技能的分类
    • 9.2 第二节——技能形成的过程
  • 10 第六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 10.1 第一节——品德的心理结构
    • 10.2 第三节——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 10.3 第二节——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 11 第七章——学习动机
    • 11.1 第一节——动机概述
    • 11.2 第二节——归因理论
    • 11.3 第三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11.4 第四节——自我效能感理论
  • 12 第八章——学习的迁移
    • 12.1 第一节——学习迁移的分类
    • 12.2 第二节——学习迁移理论
  • 13 第九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 13.1 学习策略的分类
  • 14 第十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 14.1 第一节——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因素
    • 14.2 第二节——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 15 第十一章——教师心理
    • 15.1 教师专业成长理论
  • 16 第十二章——心理健康教育
    • 16.1 第一节——常见的心理问题
    • 16.2 第二节——心理问题的矫正
教师专业成长理论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涵

“专门职业”的定义:

1、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不可替代性

2、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需要长期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

3、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有一定的资格认定标准和程序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教师成长的阶段性:

“非关注”阶段

“虚拟关注”阶段

“生存关注”阶段

“任务关注”阶段

“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专业化”的困境

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而不是“艺术”、批判反思实践、文化再造

过于技术化

过于追求高学历,学历病

教师受到双重压迫

技术理性的假设

1)实际的问题有通用的解决办法

2)这些办法可以在实际情境之外(如行政或研究中心)开发出来

3)这些办法可以由出版物、训练或行政命令等途径转换成实践者的行动

“研究——开发——应用——推                                                                               广”模式

“反思理性”的假设

1)复杂的实际问题需要特定的解决办法

2)这些办法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开发出来

3)这些办法不能任意地使用到其他情境,但可以被其他实践者作为工作假设,并在自己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检验

“实践——反思——开发——推广”的模式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职前培养

在职提高

培养:师范院校改革,增加实习环节;增加教育硕士与博士的培养

培训:参与式培训

日常反思:反思性教学

行动研究: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

改变教师评价的标准和机制

教师与“理论”的关系

“理论联系实际”的提法不完全符合教师职业,也不能最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的独特性:实践性、不确定性、主观性;与理论的抽象性、确定性、客观性不一定完全兼容

两种理论:

1)学术理论:经验教育学和教育哲学的范畴;

2)实践(行动)理论:实践教育学的范畴 

所有理论都是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原理

实践者心目中有一种“理论(思维)图式”;通常是缄默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但它构成实践的要素,通过它认识自己和别人的实践

现实与思想的差异:思想可以抽离现实,以单纯的方式呈现出来,而现实是复杂的、变动不居的

实践共同体

三个要素:共同的信念、相互的承诺、共有的经验

物化与参与,中心与边缘;经纪人;个人知识与集体知识的形成、传递和发展

共同体的建立有助于克服孤独、恐惧,避免淹没在不自信或敷衍中

转移关注焦点

“优秀教师”不好学

 社会性学习——榜样并不高高在上,就在我们的身边;三人行,必有我师

意识到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去除对“专家”的迷信,言说自己的知识,找到生长点和发展空间 

教师作行动研究的意义

提高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

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破除对学术研究和专家的迷信

发现自己的知识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