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实务

王娜(副教授)

目录

  • 1 模块1   管理会计认知
    • 1.1 任务1 管理会计内涵认知
    • 1.2 任务2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认知
    • 1.3 小结
    • 1.4 综合测试
  • 2 模块2   成本性态分析
    • 2.1 任务1认知成本性态
    • 2.2 任务2.建立成本模型
    • 2.3 小结
    • 2.4 综合测试
  • 3 模块3  变动成本法
    • 3.1 任务1  变动成本法的认知
    • 3.2 任务2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利润比较
    • 3.3 小结
    • 3.4 综合测试
  • 4 模块4 本量利分析
    • 4.1 任务1认知单一品种本量利关系
    • 4.2 任务2认知多品种本量利关系
    • 4.3 小结
    • 4.4 综合测试
  • 5 模块5 经济预测
    • 5.1 任务1 完成销售、利润、成本的预测,撰写预测分析报告
    • 5.2 任务2 完成资金缺口的确定
    • 5.3 小结
    • 5.4 综合测试
  • 6 模块6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 6.1 任务1 认知决策重要性
    • 6.2 任务2 新产品、亏损产品的决策
    • 6.3 任务3.生产方式、特殊订单、最优生产量的确定
    • 6.4 任务4 产品售价的制定
    • 6.5 小结
    • 6.6 综合测试
  • 7 视频包
    • 7.1 视频学习
  • 8 模块7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 8.1 任务1 认知长期投资决策
    • 8.2 任务2.购进设备的可行性分析决策
    • 8.3 任务3 更改固定资产的决策
    • 8.4 小结
    • 8.5 综合测试
  • 9 视频学习
    • 9.1 认知单一品种本量利关系
    • 9.2 亏损产品的决策分析
    • 9.3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 9.4 管理会计认知
    • 9.5 新产品的决策分析
    • 9.6 亏损产品的决策分析(2)
    • 9.7 认知完全成本法
  • 10 模块8 全面预算的编制
    • 10.1 任务1 认知全面预算
    • 10.2 任务2 业务预算的编制及其他预算方法
    • 10.3 任务3 现金预算的编制
    • 10.4 任务4 预计会计报表的编制
    • 10.5 模块小结
    • 10.6 综合测试
  • 11 模块9  成本控制
    • 11.1 任务1 认知成本控制,制定标准成本
    • 11.2 任务2  计算分析产品成本项目差异
    • 11.3 任务3 用标准成本法进行账务处理
    • 11.4 小结
    • 11.5 综合测试
  • 12 模块10 责任会计
    • 12.1 任务1  建立责任中心,对责任中心考核
    • 12.2 任务2  制定内部转移价格
    • 12.3 模块小结
    • 12.4 综合测试
任务2  计算分析产品成本项目差异


中圣公司近几年来一直采用标准成本制度来控制成本,成本降低明细,企业效益提高显著。该公司某一产品的标准成本卡如表9-9所示。

全月制造费用预算200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预算6000元,固定制造费用预算14000元,全月生产能力标准为14000小时(直接人工工时)。公司6月份实际生产产品400件,有关实际成本资料如表9-10所示。


思考

问题1:什么是成本差异?

问题2:从哪些方面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3:根据上述材料,计算中圣公司6月份成本差异并进行分析.



所谓成本差异,是指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实际成本与其标准成本之差。当两者之差为负数时,称为有利差异;反之,当两者之差为正数时,称为不利差异。

计算成本差异的通用模型为:

即: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

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数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

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 实际价格×实际数量一标准价格×标准数量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实际数量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实际数量一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耗用多种材料,则应分别对每种材料进行成本差异计算,再汇总求该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总差异。

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原因分析对于落实经济责任,考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业绩,以及今后的材料成本控制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应由采购部门负责,但对于物价上涨或由于生产上的临时需要而导致采购费用增加,由此造成的价格差异则应由生产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负责。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一般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但如果是由于材料质量差或规格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导致材料耗用量增加,则应由采购部门或其他有关方面负责。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 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一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实际人工工资率一标准人工工资率)×实际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 (实际工时一标准工时)×标准人工工资率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由不同工资等级的成员来完成,则应分别对每一等级的情况进行成本差异计算,再汇总求出该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总差异。

分析:

一般情况下,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即价格差异由企业决策部门的决策行动所引起,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升级或降级使用不同工资等级的职工所引起,应由决策部门负责;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即数量差异应由生产部门负责。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劳动组织和人员,配备情况、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责任感、材料的质量、规格和供应的及时性、动力供应情况、工具配备情况、机器设备的运转情况等。根据差异产生的具体原因可确定责任归属,如果不属于生产部门的责任,则应从中剔除,划归其他部门负责。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实际工时一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一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有关变动性制造费用支出变化、生产过程中实际工时或机器小时利用情况变化等,具体的原因有市场物价的涨跌、工资水平的升降、生产过程中发生停工待料导致产量降低等。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工时变动。所以,对变动制造费用差异来说,只有深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的基础上才能将有关差异的责任具体落实到有关部门。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一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 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一预算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一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预算工时一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一实际产量应耗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其中,实际工时指实际完成的工时;预算工时指预计应完成的工时,即应达到的生产

能力;标准工时是指实际产量应耗标准工时。

分析:由于固定性制造费用由诸多明细项目组成,差异分析也应按项目分别进行才能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经济责任。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实质上是工时利用差异,一般应由劳动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负责。导致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工资率、税率等资源价格变动、管理层决策引起的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酌量性成本的变化,增减职工等引起的资源数量变化、计入本期成本的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的变化等。导致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利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产销量变化。导致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与导致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原因相同,是由企业劳动组织和人员配备情况、工人技术熟练  程度和责任感、材料质量、动力供应等情况引起的工时利用造成的。

教学总结:

1)直接材料差异

2)直接人工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