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绪论
    • 1.1 章节简介
    • 1.2 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 1.3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目的和学习要求
  • 2 工程材料的性能
    • 2.1 章节简介
    • 2.2 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 材料的工艺性能
    • 2.4 章节测验
  • 3 工程材料的结构
    • 3.1 章节简介
    • 3.2 材料的结合键
    • 3.3 金属的晶体结构
    • 3.4 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
    • 3.5 章节测验
  • 4 工程材料的凝固
    • 4.1 章节简介
    • 4.2 纯金属的结晶
    • 4.3 合金的结晶
    • 4.4 Fe-Fe3C相图
    • 4.5 章节测验
  • 5 金属的塑性成形和再结晶
    • 5.1 章节简介
    • 5.2 金属的塑性变形
    • 5.3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和性能的影响
    • 5.4 回复与再结晶
    • 5.5 金属的热加工
    • 5.6 章节测验
  • 6 钢的热处理
    • 6.1 概述
    • 6.2 章节简介
    • 6.3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 6.4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 6.5 钢的退火与正火
    • 6.6 钢的淬火
    • 6.7 淬火钢的回火
    • 6.8 钢的表面热处理
    • 6.9 章节测验
  • 7 工业用钢
    • 7.1 章节简介
    • 7.2 钢的分类与编号
    • 7.3 钢中的杂质与合金元素
    • 7.4 结构钢
    • 7.5 工具钢
    • 7.6 特殊性能钢
    • 7.7 章节测验
  • 8 铸铁
    • 8.1 章节简介
    • 8.2 概述
    • 8.3 灰铸铁
    • 8.4 球墨铸铁
    • 8.5 可锻铸铁
    • 8.6 章节测验
  • 9 非铁合金
    • 9.1 章节简介
    • 9.2 铝及铝合金
    • 9.3 铜及铜合金
    • 9.4 滑动轴承合金
    • 9.5 章节习题
  • 10 常用非金属材料
    • 10.1 章节简介
    • 10.2 常用高分子材料
    • 10.3 陶瓷材料
    • 10.4 复合材料
    • 10.5 章节习题
  • 11 新型工程材料
    • 11.1 章节简介
    • 11.2 章节习题
  • 12 零部件的失效与选材
    • 12.1 章节简介
    • 12.2 零部件的失效
    • 12.3 零部件的选材
    • 12.4 章节习题
  • 13 实验课程
    • 13.1 金相显微镜的使用
    • 13.2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
    • 13.3 钢的普通热处理
    • 13.4 钢的硬度测定
    • 13.5 金相互动实验
    • 13.6 典型零件选材、热处理工艺及金相分析综合性试验
    • 13.7 创新实践活动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各种载荷(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能力,它是机械零件设计和选材的主要依据。

常用的力学性能有:        


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由于所受载荷的形式不同,金属材料的强度可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等。有些金属材料,如高碳钢、铸铁等,在拉伸试验中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所以国标中规定,以试样的塑性变形量为试样标距长度的0.2%时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用 σ0.2 表示。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金属材料的塑性也是通过拉伸试验测得的。常用的塑性指标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伸长率  :


长试样和短试样的伸长率分别用δ10和δ5表示,习惯上δ10也常写成δ。

断面收缩率  :

                                                            



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它表示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常用的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布氏硬度


     用淬火钢球作压头测得的硬度用符号HBS表示,适合于测量布氏硬度值小于450的材料;

     用硬质合金球作压头测得的硬度用符号HBW表示,适合于测量布氏硬度值450~650的材料。

布氏硬度压痕大,试验结果比较准确。但较大压痕有损试样表面,不宜用于成品件与薄件的硬度测试,而且布氏硬度整个试验过程较麻烦。



洛氏硬度:

常用的洛氏硬度是HRA、HRB和HRC三种。



维氏硬度  

维氏硬度也是根据压痕单位表面积上的载荷大小来计算硬度值。所不同的是采用相对面夹角为136°的正四棱锥体金刚石作压头。

维氏硬度适用范围宽(5~1000HV),可以测从极软到极硬材料的硬度,尤其适用于极薄工件及表面薄硬层的硬度测量(如化学热处理的渗碳层、渗氮层等),其结果精确可靠。缺点是测量较麻烦,工作效率不如洛氏硬度高。





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度。


物理意义

试样在冲断时单位横截面积上所消耗的冲击功AK 为:A k = m g H – m g h (J)

冲击韧性值a k  就是试样缺口处单位截面积上所消耗的冲击功:

aK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冲击韧性越好。



应用:



 评价材料冶金质量和锻造及热处理的缺陷(因其对材料中的缺陷比较敏感),与屈服强度结合用于一般零件抗断裂设计。

 低温冲击试验,测量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TK。T 〉TK为韧性断裂,不希望材料在TK温度以下工作。

aK值一般不直接用于计算,只作参考。因为不同材料的aK值可以是相同的。





材料抵抗内部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称为断裂韧性。

应力场强度因子:

                                                               (MN/m3/2

式中:

            Y 是系数

            σ  为名义外加应力

            α  为裂纹的半长

σ或α的增加,KI增加,当KI增大到某一定值时,裂纹便失稳扩展,材料发生断裂。这个KI的临界值就是裂纹扩展的阻力,称为断裂韧度。




定义:工程上,指构件或零件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计算:等于材料弹性模量E与零构件截面积A的乘积。

       ☆  零构件发生过弹性变形的原因是刚度不足

       ☆  金属和合金的弹性模量不能通过合金化和热处理、冷变形等方法改变

       ☆  提高零构件刚度方法是增加横截面积或改变截面形状




零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长时间工作,也会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断裂。

表示材料经无数次交变载荷作用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值。










钢材的循环次数一般取:N = 107

有色金属的循环次数一般取: N = 108

钢材的疲劳强度与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 σ-1 = (0.45~0.55)σ b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