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做人之理与技术之理必可融通,静水深流做人之至高境界,大象无形云计算之哲学根本。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
云计算在中国还是一种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状况。
云计算的萌芽应该从计算机的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开始。
在上个世纪末,发展相当成熟的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已是云计算发展的技术基础。
公共计算和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可以看作是早期云计算的两种形式。现在云计算不只包括这两种形式,还包括网络服务、平台即服务以及管理服务提供商(Management Service Provider,MSP)等其他形式。
云计算的演变过程
云计算有哪些特点?
计算资源集成提高设备计算能力
云计算把大量计算资源集中到一个公共资源池中,通过多主租用的方式共享计算资源。虽然单个用户在云计算平台获得服务水平受到网络带宽等各因素影响,未必获得优于本地主机所提供的服务,但是从整个社会资源的角度而言整体的资源调控降低了部分地区峰值荷载提高了部分荒废的主机的运行率,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分布式数据中心保证系统容灾能力
分布式数据中心可将云端的用户信息备份到地理上相互隔离的数据库主机中,甚至用户自己也无法判断信息的确切备份地点。该特点不仅仅提供了数据恢复的依据,也使得网络病毒和网络黑客的攻击失去目的性而变成徒劳,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容灾能力。
软硬件相互隔离减少设备依赖性
虚拟化层将云平台上方的应用软件和下方的基础设备隔离开来。技术设备的维护者无法看到设备中运行的具体应用。同时对软件层的用户而言基础设备层透明的,用户只能看到虚拟化层中虚拟出来的各类设备。这种架构减少了设备依赖性,也为动态的资源配置提供可能。
平台模块化设计体现高可扩展性
目前主流的云计算平台均根据SPI架构在各层集成功能各异的软硬件设备和中间件软件。大量中间件软件和设备提供针对该平台的通用接口,允许用户添加本层的扩展设备。部分云与云之间提供对应接口,允许用户在不同云之间进行数据迁移。类似功能更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需求,集成了计算资源,是未来云计算的发展方向之一。
虚拟资源池为用户提供弹性服务
云平台管理软件将整合的计算资源根据应用访问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包括增大或减少资源的要求。因此云计算对于在非恒定需求的应用,如对需求波动很大、阶段性需求等,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在云计算环境中,既可以对规律性需求通过事先预测事先分配,也可根据事先设定的规则进行实时公台调整。弹性的云服务可帮助用户在任意时间得到满足需求的计算资源。
按需付费降低使用成本
作为云计算的代表按需提供服务按需付费是目前各类云计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用户而言,云计算不但省去了基础设备的购置运维费用,而且能根据企业成长的需要不断扩展订购的服务,不断更换更加适合的服务,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
(1)如果标称是“网格”或“OGSA(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开放网格服务架构)”…那么,它不是云。
(2)如果需要你向厂商提供一份几十页的需求说明书…那么,它不是云。
(3)如果你不能用自己的信用卡来购买…那么,它不是云。
(4)如果他们想卖给你硬件设备…那么,它不是云。
(5)如果没有提供API…那么,它不是云。
(6)如果需要你重新构架你的系统…那么,它不是云。
(7)如果你不能在10分钟之间部署(provision)服务器…那么,它不是云。
(8)如果你不能在10分钟之间撤销(deprovision)服务器…那么,它不是云。
(9)如果你知道你所使用的机器的具体位置…那么,它不是云。
(10)如果需要有一个咨询顾问来帮助你…那么,它不是云。
(11)如果需要你事先准备好所需机器数目清单…那么,它不是云。
(12)如果你知道它运行某种操作系统…那么,它不是云。
(13)如果你不用把它连到你自己的机器上去…那么,它不是云。
(14)如果需要你安装软件才能使用它…那么,它不是云。
(15)如果你拥有所有这些硬件…那么,它不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