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总论
    • 1.1 总论
    • 1.2 诗经概述
      • 1.2.1 孔子编纂说及非孔子编纂说
      • 1.2.2 采诗说
      • 1.2.3 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传播
  • 2 诗经
    • 2.1 卫风•伯兮
      • 2.1.1 《伯兮》赏析
      • 2.1.2 诗经中的爱情诗
    • 2.2 王风•黍离
      • 2.2.1 《黍离》赏析
      • 2.2.2 “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
      • 2.2.3 诗经中的战争诗
  • 3 屈原
    • 3.1 屈原与楚辞
    •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 3.3 《湘夫人》赏析
    •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 4 先秦散文(上)
    •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 4.2 《老子》内容、艺术
    •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 4.4 《曲则全》“不自见”
    •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 5 先秦散文(下)
    • 5.1 《庄子》总论
    • 5.2 庄子《山木》
      • 5.2.1 《山木》(上)
      • 5.2.2 《山木》(下)
    • 5.3 大学之道
      • 5.3.1 《大学》概说
      • 5.3.2 《大学》赏析
  • 6 春秋左传
    • 6.1 《左传》简介
    • 6.2 《郑伯克段于鄢》
  • 7 秦汉文
    • 7.1 李斯《谏逐客书》
    • 7.2 《谏逐客书》赏析
  • 8 汉魏六朝诗(一)
    • 8.1 汉乐府总论
    •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 9 汉魏六朝诗(二)
    • 9.1 建安诗歌
    • 9.2 曹操及其诗
    • 9.3 《蒿里行》赏析
    • 9.4 曹丕及其诗
    • 9.5 《燕歌行》赏析
  • 10 汉魏六朝诗(三)
    • 10.1 陶渊明及其诗
    • 10.2 《读<山海经>》赏析
    • 10.3 鲍照及其诗
    •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 11 汉魏六朝诗(四)
    • 11.1 谢朓与“永明体”
    •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 11.3 南朝乐府民歌
    • 11.4 《西洲曲》赏析
  • 12 汉魏六朝文(上)
    • 12.1 六朝文、赋
    • 12.2 王粲
    • 12.3 王粲《登楼赋》
    • 12.4 楼址考订
    • 12.5 《登楼赋》赏析(上)
    • 12.6 《登楼赋》赏析(中)
    • 12.7 《登楼赋》赏析(下)
    • 12.8 《登楼赋》小结
  • 13 汉魏六朝文(下)
    •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 14 初盛唐诗
    •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 15 盛唐山水田园诗
    • 15.1 总论
    • 15.2 王维与其诗
    •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 15.5 孟浩然与其诗
    •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 16 盛唐边塞诗
    •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 16.2 高适与其诗
    • 16.3 《燕歌行》背景
    • 16.4 《燕歌行》赏析(上)
    • 16.5 《燕歌行》赏析(下)
    •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 17 李白(上)
    • 17.1 李白生平
    •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 17.3 《关山月》赏析
    • 17.4 《远别离》赏析
  • 18 李白(下)
    •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 18.2 《赠孟浩然》赏析
    •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 19 杜甫(上)
    • 19.1 杜甫生平
    • 19.2 杜甫的创作
    • 19.3 《哀江头》赏析
    •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 20 杜甫(下)
    •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 20.2 七言律诗综述
    • 20.3 《登高》赏析
    • 20.4 《蜀相》
    •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 21 唐代散文(上)
    •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 22 唐代散文(下)
    •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 23 中唐诗(一)
    •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 23.6 韩愈其他诗歌
  • 24 中唐诗(二)
    •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 25 中唐诗(三)
    •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 26 白居易(上)
    •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 26.2 《长恨歌》朗读
    •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 27 白居易(下)
    •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 28 晚唐诗(上)
    •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 28.3 《早雁》赏析
    • 28.4 《赠别》赏析
    • 28.5 其他诗赏析
  • 29 晚唐诗(下)
    •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 29.2 《无题》赏析
    •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 29.4 罗隐诗
    • 29.5 晚唐其他诗人
  • 30 唐五代词(上)
    • 30.1 什么是词?
    • 30.2 词的起源
    • 30.3 词的南方特点
    • 30.4 唐五代词概况
    •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 30.6 《忆秦娥》赏析
  • 31 唐五代词(中)
    • 31.1 花间词
    •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 32 唐五代词(下)
    •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 32.1.1 南唐历史
      • 32.1.2 南唐词
    •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 32.2.1 冯延巳与冯词特点
      • 32.2.2 《鹊踏枝》赏析
    • 32.3 李璟与李煜
      • 32.3.1 唐中主李璟
      • 32.3.2 唐后主李煜
    • 32.4 《浪淘沙》赏析
    • 32.5 《虞美人》赏析
《曲则全》为天下式
  • 1 《曲则全》为天下式
  • 2 课后作业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也哉?诚全而归之。

这一章集中讨论人的道德修养,“道”和“德”合而为一,是从老子《道德经》始。这一章全面讨论“德”的方方面面的关系,即“曲则全”至“不自矜,故长”等十方面的矛盾、对立、转化的辨证关系,这些也是《老子》之前所未见。

记载虞、夏、商、周重要史实的《尚书》已经有“德”的概念及所指的内涵。这些内涵包括德性、德行和德政。如《尚书·皋陶谟》篇,舜帝时掌管刑法狱讼的大臣皋陶曾向大禹提及“九德”,即“宽而栗(坚强)。柔而立,愿而恭,乱(治乱才能)而敬,扰(和顺)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充实),强而义”。

《尚书》谈及“德”者甚多。词语具有文化内涵,有其继承和发展及创新。老子思想是创新的,但也有其历史的继承性。本章论述的十方面的矛盾转化,是阐释德性的发挥,也可以说是清醒睿智的老子,在当时险恶的政治现实下,为了全身保命而采取的一种谋略。

                                               (菲)陈永栽  黄炳辉《老子章句解读》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能柔曲因应则能自我成全,懂得枉屈绕行则能迅捷直达,能不断地凹陷成"盅"则能不断地自我充盈,懂得护守现成的稳定则能得到真正的逐渐更新,少取则真得,贪多则反而导致自身的混乱。因此,圣人浑融一体而为天下前行探路。

本段所论,乃贯彻其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人生原则;认为只有自处于曲,枉,洼,敝,乃能全,直,盈,新;所求须少,而后乃得,若求之过多,则必迷乱。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

曲成万物而不遗《系辞传》;

严复说:“曲,一部分也。”  惑:迷失。落空。

六句之意,是说一切矛盾都会互相转化,只是看起主导作用的在哪一方,事物的变化过程和进展是辩证的。                                                             冯达甫《老子译注》   

“曲”,《说文》:“向器曲受物之形也。”意指弯曲;“全”,《说文》:“篆文从王,纯玉曰全。”“曲则全”即“委曲求全”的意思。“枉”,《说文》:“枉,木衺(xie)也。”“衺”,弯曲意……“枉则直”意谓“屈就能伸直”。“洼”,指低洼,“洼则盈”,意谓“低洼处(水流汇聚)就能盈满”。可以引申为“谦虚使人进步”。

                                            ﹝菲﹞陈永栽  黄炳辉《老子章句解读》

曲则全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东方朔。朔曰:此非唇舌所争,而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 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固谓曰:汝痴耳!帝今已长,岂复赖汝哺活耶!帝凄然,即敕免罪。 

齐有得罪于景公者,公大怒。缚至殿下,召左右肢解之,敢谏者诛,晏子左手持头,右手磨刀,仰而问曰:古者明王圣主肢解人,不知从何 处始。公离席曰:纵之,罪在寡人。 

汉文帝初即位,立太子母窦氏为皇后。后兄长君。弟广国,字少君。 初为人略卖,传十余家。闻皇后立,乃上书自陈。厚赐田宅,家于长安。 周勃、灌婴等曰:吾属不死,命且悬此两人。两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 师傅宾客,恐又复效吕氏也。乃选士有节行者为居。两人由此为退让君子,不敢以尊贵骄人。 

枉则正

晏子(婴)谓曾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圄中规,虽有槁暴,不复赢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壁,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也,故君子慎所修。

洼则盈

晋文公时,翟人有献封狐、文豹之皮者。文公喟然叹曰:封狐、文豹 何罪哉?其皮之罪也,大夫架枝曰:地广而不平,财聚而不散,独非狐豹之罪乎?文公曰:善哉说之。架枝曰:地广而不平,人将平之。财聚而不散,人将争之。于是列地以分民,散财以赈贫。

晋文公问政于咎犯。咎犯对曰: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地割以分民而益其爵禄,是以上得地而民如富,上失地而民知贫,古之所谓致师而 战者,其斯之谓乎? 

                              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弊则新”有“除旧更新”的意思。“少则得”,少则不盈,不盈则可以输入。“多则惑”,“惑”,《说文》:“乱也。”这句意思是:旧质反能使新质滋生,少取反能多得,多得就能使人心猿意马或心烦意乱。                                            

                                                ﹝菲﹞陈永栽  黄炳辉《老子章句解读》

                              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一”指老子提倡的“道”。四十二章“道生一”,“一”则为“道”,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灵”,“一”亦指“道”。“天下式”,孙雍长释“式”通“栻”,“古代用来占卜的工具”,因此,孙氏译文为“替人们观察卜卦”。“式”可通“栻”,但这处不宜以“栻”解。“式”,《说文》:“法也。”全句意思是:因此,圣人以“道”作为天下的法则。

老子为了“全”“直”“盈”“新”“得”,才提出要“曲”“枉”“洼”“敝”“少”,而“多则惑”是老子反对的。由此可以看出:上述的六个方面不是讲“道”的问题,而是讲“德”的问题。那么老子为什么要提出“抱一为天下式”呢?这是因为这一句不是前述的归纳概括,而是后文“不自见”等“四不”的开端提示。换言之,是下文“四不”所昭示的“少私寡欲”之“道”(德)。

                                                 ﹝菲﹞陈永栽  黄炳辉《老子章句解读》

《帛书》甲乙本,“抱”并作“执”,“式”并作“牧”高明说:“‘执一’与‘抱一’有原则区分,‘牧’与‘式’义也不同,此均当从甲乙本为是,‘执一’与‘执中’是先秦儒法两家争论的焦点,法家主张‘执一’,如《管子·心术篇》,‘君子执一而不失,能君万物。’

《内业篇》:“化不易气,变不易智,惟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

《荀子·尧问篇》:‘执一无失’,‘执一如天地’。

《韩非子·扬权篇》,‘故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儒家反对‘执一’主张‘执中’。

《孟子·尽心篇》:‘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道家主张如何。

由于今本被后人篡改,过去只是在《文子·符言篇》中看到:‘老子曰:执一无为,因天地与之变化。’除此之外。别无旁证。今从甲乙本中才得见庐山面目,‘执一’犹执道,即指老子的辨正法……《荀子·成相篇》:‘请牧基’,扬倞(jing)注:‘牧,治也。‘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犹言圣人执一而为天下治。”

                                                                     冯达甫《老子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