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总论
    • 1.1 总论
    • 1.2 诗经概述
      • 1.2.1 孔子编纂说及非孔子编纂说
      • 1.2.2 采诗说
      • 1.2.3 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传播
  • 2 诗经
    • 2.1 卫风•伯兮
      • 2.1.1 《伯兮》赏析
      • 2.1.2 诗经中的爱情诗
    • 2.2 王风•黍离
      • 2.2.1 《黍离》赏析
      • 2.2.2 “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
      • 2.2.3 诗经中的战争诗
  • 3 屈原
    • 3.1 屈原与楚辞
    •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 3.3 《湘夫人》赏析
    •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 4 先秦散文(上)
    •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 4.2 《老子》内容、艺术
    •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 4.4 《曲则全》“不自见”
    •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 5 先秦散文(下)
    • 5.1 《庄子》总论
    • 5.2 庄子《山木》
      • 5.2.1 《山木》(上)
      • 5.2.2 《山木》(下)
    • 5.3 大学之道
      • 5.3.1 《大学》概说
      • 5.3.2 《大学》赏析
  • 6 春秋左传
    • 6.1 《左传》简介
    • 6.2 《郑伯克段于鄢》
  • 7 秦汉文
    • 7.1 李斯《谏逐客书》
    • 7.2 《谏逐客书》赏析
  • 8 汉魏六朝诗(一)
    • 8.1 汉乐府总论
    •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 9 汉魏六朝诗(二)
    • 9.1 建安诗歌
    • 9.2 曹操及其诗
    • 9.3 《蒿里行》赏析
    • 9.4 曹丕及其诗
    • 9.5 《燕歌行》赏析
  • 10 汉魏六朝诗(三)
    • 10.1 陶渊明及其诗
    • 10.2 《读<山海经>》赏析
    • 10.3 鲍照及其诗
    •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 11 汉魏六朝诗(四)
    • 11.1 谢朓与“永明体”
    •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 11.3 南朝乐府民歌
    • 11.4 《西洲曲》赏析
  • 12 汉魏六朝文(上)
    • 12.1 六朝文、赋
    • 12.2 王粲
    • 12.3 王粲《登楼赋》
    • 12.4 楼址考订
    • 12.5 《登楼赋》赏析(上)
    • 12.6 《登楼赋》赏析(中)
    • 12.7 《登楼赋》赏析(下)
    • 12.8 《登楼赋》小结
  • 13 汉魏六朝文(下)
    •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 14 初盛唐诗
    •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 15 盛唐山水田园诗
    • 15.1 总论
    • 15.2 王维与其诗
    •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 15.5 孟浩然与其诗
    •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 16 盛唐边塞诗
    •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 16.2 高适与其诗
    • 16.3 《燕歌行》背景
    • 16.4 《燕歌行》赏析(上)
    • 16.5 《燕歌行》赏析(下)
    •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 17 李白(上)
    • 17.1 李白生平
    •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 17.3 《关山月》赏析
    • 17.4 《远别离》赏析
  • 18 李白(下)
    •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 18.2 《赠孟浩然》赏析
    •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 19 杜甫(上)
    • 19.1 杜甫生平
    • 19.2 杜甫的创作
    • 19.3 《哀江头》赏析
    •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 20 杜甫(下)
    •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 20.2 七言律诗综述
    • 20.3 《登高》赏析
    • 20.4 《蜀相》
    •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 21 唐代散文(上)
    •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 22 唐代散文(下)
    •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 23 中唐诗(一)
    •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 23.6 韩愈其他诗歌
  • 24 中唐诗(二)
    •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 25 中唐诗(三)
    •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 26 白居易(上)
    •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 26.2 《长恨歌》朗读
    •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 27 白居易(下)
    •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 28 晚唐诗(上)
    •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 28.3 《早雁》赏析
    • 28.4 《赠别》赏析
    • 28.5 其他诗赏析
  • 29 晚唐诗(下)
    •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 29.2 《无题》赏析
    •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 29.4 罗隐诗
    • 29.5 晚唐其他诗人
  • 30 唐五代词(上)
    • 30.1 什么是词?
    • 30.2 词的起源
    • 30.3 词的南方特点
    • 30.4 唐五代词概况
    •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 30.6 《忆秦娥》赏析
  • 31 唐五代词(中)
    • 31.1 花间词
    •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 32 唐五代词(下)
    •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 32.1.1 南唐历史
      • 32.1.2 南唐词
    •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 32.2.1 冯延巳与冯词特点
      • 32.2.2 《鹊踏枝》赏析
    • 32.3 李璟与李煜
      • 32.3.1 唐中主李璟
      • 32.3.2 唐后主李煜
    • 32.4 《浪淘沙》赏析
    • 32.5 《虞美人》赏析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 1 《长恨歌》文本结...
  • 2 课后作业



第一部分:淫欢倾国

(春寒赐浴、淫欢忘政、杨妃专宠、兄妹列土)

第二部分:妃死恨生

第三部分:生者相思

唐玄宗返回京城后对杨贵妃的深切怀念。

第四部分:思恨无期

点题结篇:

遍求不见、忽闻太真、金阙魂惊、仙山寄词

记事文之最上乘者,不著一句议论,而褒贬之意,自在言外,今观如此长歌,虽通体叙事,而读之便觉得美人情重江山轻,不啻为明皇一生写照,何等魄力?至于文字之哀艳动人,气度之从容不迫,声调之婀娜有致,尤令人百读不厌。

                                                    (民国·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卷二)

《长恨歌》及《长恨歌传》的传疑:

“隐事”一说,来自于1929年《小说月报》第二十卷第二号上的俞平伯《<长恨歌>及<长恨歌传>的传疑》。该说认为,《长恨歌》写的是一件“皇家逸闻”,但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公开披露,只能遮遮掩掩地暗含于诗中,此“逸闻”即是,马嵬事变中杨妃未死,易服潜逃,流落民间,大约当了女道士。玄宗晚年罹杨妃,不是死别之苦,而是生离之恨。 

“隐事”说在80年代之后,又热闹了起来,周煦良的《<长恨歌>恨在哪里?》(《晋阳学刊》1981年第6期)对俞氏的观点加以引申,说:“诗的中心思想是写杨妃不忠实于爱情”。诗中的后半,杨将李忘得一乾二净。李杨今日同在人间,纵使他日同在天上,也不能成为连理枝与比翼鸟,其长恨就在这里。

 孙次舟在《文学遗产增刊》第十四辑中发表了《读<长恨歌>与<长恨歌传>》一文,重申了俞说,并综合正史、野史和笔记小说,对马嵬事变的真相作了考析和描述,认为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马嵬变起,禁军诛杀诸杨,又围驿请杀贵妃。玄宗无奈,同意赐死贵妃。 然监刑的高力士和陈玄礼皆为玄宗的亲信,按照玄宗旨意,利用赐死的地点(驿馆僻处佛堂)和埋尸时间(黄昏以后),以另一宫女代替杨妃。杨妃则改装,在黑夜中混入难民群,然后渡越终南山,浮汉水,下襄阳,沿长江向东,最后落脚于东方某一海滨城市,在城中作妓女,也可能是名妓而兼“假母”,主持着一个很大的妓院。 

安史之乱平定后,玄宗派中使寻访到杨妃,杨妃不愿返转长安,只交当年定情和交中使带回。之所以不愿回长安,原因可能是玄宗年老失势,杨看透了皇家的富贵荣华,不愿再试风险。也可能因杨氏一门在马嵬之变中遭受惨祸而心怀怨恨。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杨贵妃最后逃亡到日本。1984年出版的《文化译丛》第五期,张廉译自日本《中国传来的故事》一文说,当时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个侍女。禁军将领陈玄礼为贵妃美色所吸引,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谋,以侍女代死。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经海上漂泊,辗转来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终在日本安度晚年。 

1.叙事、绘景、写人、抒情完美结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有人称之为“诗体小说”     

“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策林六十九》)

    叙事:虚实相间,曲折婉转;

    绘景:随物赋形,借景寄情;

    写人:情貌写意,富于个性;

    抒情:爱恨交织,曲尽情致。

2. 多重旨趣,理性与情感矛盾,留下无限回味的余地。

三种观点:

1)讽刺说

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2)爱情说

例证: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不识。

               —— 为唐玄宗避讳

李商隐《龙池》写的是真相: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水,薛王沉醉寿王醒。

3)矛盾(双重主题)说:

《长恨歌传》载:白居易写此诗“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

第一部分明显以理智驾驭诗笔,讽喻的旨意占主导,后半部分逐渐演变为对有情人生离死别的同情和咏叹。

3.旋律婉转,情韵谐调,词采华美,声情并茂,缠绵悱恻。

“此诗皆为七言绝句诗。……盖每四句一转,每一转四句。”

                                   (刘铁冷《作诗百法》) 

如王力先生所指出的:《长恨歌》“全诗120句,入律者70句,似律者30句,仿古者20句,拗粘者37句,拗对者8句。一韵四句者23处,二句者6处,八句者两处,平仄相间者25处,以平韵承平韵者两处,以仄韵承仄韵者3处。”其中相当多的是一首平韵律绝或仄韵绝句。

4.字字珠玑,名句叠出,字里行间充满着艳美和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