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邀请外贸和金融企业一线从事的国际结算工作人员走进课堂,为现场学生讲解国际结算的应用和实践。
2.课堂讲授与课堂随机提问相结合。在课堂上,老师根据所讲课程内容抓住重点或难点向学生提问,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师生互动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讲授与课后作业相结合。每讲授完一章的教学内容后,都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通过作业,老师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对重点问题的掌握状况;学生可熟悉课程内容,找出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
4.课堂讲授与撰写论文相结合。经济学理论课的学习不光是书本知识,写作专业论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研究探索潜能的有效手段。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讲授后,结合专业的热点问题给学生布置论文题目,让学生们开始学习尝试写作学术论文。经过两周的准备,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学生们自己主持,分小组讨论,然后集中,将小组发言的主要观点集中到全班来阐述,最后,老师作总结发言。这种形式对学生的锻炼很大,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专业课的了解。
5.通过国际结算的实训软件,来实现学生模拟实务操作,例如信用证的开立与审核等。工作同时,教师还可以用该系统向学生布置作业。
6.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从课堂学习到走向社会,将学生们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然后再回到课堂。这使学生们真切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7.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将学习内容按章节为学生安排了课外阅读材料,目的是加深和强化学生对所学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安排促使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深入思考,学生们会在课后向老师们提出问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和形式的探索,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专业论文写作能力、组织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敏锐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确保在课下给予学生足够时间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