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主讲教师:史丽晨

教师团队:共5

  • 史丽晨
  • 郑建校
  • 刘海霞
  • 王海涛
  • 仪怀亮
学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开课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大类: 机械类
开课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课程英文名称: Design of Mechatronics system
课程编号: 107008
学分: 2.5
课时: 40
课程介绍
    本课程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的必修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教学内容较广,涉及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多个方面,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综合设计的能力,实现学生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1)通过学习机电一体化基本概念,使学生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机构要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初步建立机电产品的系统化设计思想。 
(2)熟悉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机械系统、传感检测、信号处理、动力驱动装置、控制等单元的种类和特点。
(3)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传感检测、动力、控制等基本要素的关键技术,掌握典型机电装置的技术原理和设计方法。 
(4)熟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方法和工程路线,能够针对具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确定产品开发技术路线。  
(5)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建模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能够对简单机电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并根据模型进行分析和综合。
(6)使学生初步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调研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功能、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使学生具有应用数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能力,在学习中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9)通过利用所学的机械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等,使学生够灵活地综合运用这些技术进行机电一体化设计。 
(10)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初步具备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教师团队

史丽晨

职称:教授

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职位:副院长

郑建校

职称:副教授

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刘海霞

职称:讲师

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部门:机械基础教研室

王海涛

职称:讲师

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部门:机械电子教研室

仪怀亮

职称:工程师

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部门:机电实验中心

教材及参考书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第二版),孙卫青、李建勇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16年

(2)《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及应用》,黄筱调、赵松年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6月

(3)《机电一体化设计》,陈鼎南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













教学大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Design of Mechatronics system

课程编号:107008

课程类型:学科专业方向课程

    时:40                                   学分:2.5

适应对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与控制等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机电一体化技术》,孙卫青、李建勇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

                    《机电一体化技术》,李建勇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的必修课。本课程在教学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基本技能,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于机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熟悉机电一体化的精密机械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传感检测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

    具备仿真理论的基础知识,掌握基于MATLAM/SimuLink及基于功率键图的建模与仿真技术

    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及特点;

    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并具备初步设计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导论

内容:概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机电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作用,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基本要求:

⑴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组成、分类及意义

理解机电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重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机电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2    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内容:概述,精密机械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驱动技术。

基本要求:

⑴理解精密机械技术的基本要求及常用机构

⑵了解传感器的组成、分类、选用原则以及测量电路及其计算机接口

⑶了解伺服驱动技术的种类、特点及基本要求,了解常用的控制用电动机;

重点:精密机械技术的基本要求及常用机构。

 

3机电一体化的计算机控制技术

内容:概述,计算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数字PID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本要求:

⑴了解计算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⑵了解工业计算机的基本要求和类型以及可编程控制器;

⑶掌握数字PID技术的算法和参数选择;

⑷了解嵌入式系统;

⑸熟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重点:单片机与可编程控制器,PID控制器的算法与参数选择

 

4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内容:概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数学模型,仿真理论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实例。

       基本要求:

       ⑴理解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

⑵理解机电一体化数学模型的基本形式及建立方法;

⑶掌握仿真理论基础;

⑷掌握MATLAM/SimuLink环境下的建模与仿真技术

重点:机电一体化数学模型的基本形式及建立方法,仿真理论基础,MATLAM/SimuLink环境下的建模与仿真技术

 

5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接口与电磁兼容技术

内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接口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

⑴了解人机接口与机电接口技术和设计

⑵了解电磁干扰的形式和途径

⑶熟悉常用的干扰抑制技术

了解电源系统的抗干扰基本要求

重点:常用的干扰抑制技术。

 

6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

内容:概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产品规划,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详细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评价与决策。

基本要求:

⑴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及基本规律

⑵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规划的基本过程及特点

⑶熟悉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的过程及特点

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详细设计过程;

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评价与决策方法,掌握系统评价的常用方法.

重点: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的过程及特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评价与决策方法。

难点:系统评价的常用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讲授为主,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特别是建模与仿真技术和方法。辅以实验及上机实践。

2, 作业方面:

布置习题的目的: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熟练运用基本方法。

习题数量大致为重点章节2~3题。

3,考核方式:

本门课程为考试课程。考试的笔试成绩宜占总成绩的70%宜采用闭卷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分析题、综合题、应用题等。实践成绩(包括上机、实验、出勤等)宜占总成绩的30%

四、实践环节

本课程要求理论联系实际,除进行必要的课堂讲授外,应进行实验及上机,以加强实践,培养能力。

学生应至少完成三类大作业之一:基于MATLAM/SimuLink的建模与仿真;伺服驱动系统的实验;PLC编程实验

       实践学时共4学时,提倡学生自主、适当增加课外上机学时。

五、学时分配

                                                                                                                                 

 

 
 

           

 
 

 

 
 

讲课

 
 

习题课

 
 

实验课

 
 

上机课

 
 

讨论课

 
 

其它

 
 

1

 
 

2

 





 

2

 
 

2

 
 

10

 

 

2

 



 

12

 
 

3

 
 

10

 


 

2

 


 

12

 
 

4

 
 

6

 





 

6

 
 

5

 
 

6

 





 

6

 
 

6

 
 

6

 





 

6

 
 

合计

 
 

40

 

 

2

 
 

2

 


 

44

 

 

六、教学内容更新说明

       无。

 

制订者:史丽晨

审定者:史丽晨                                批准者:                             校对者:刘海霞

制定日期: 2017 年 5月 3 日

教学日历
                                                                                                                                                                                 
 

 

 
 

周学时

 
 

                 

 
 

实验(或上机)、习题、

 

课堂讨论、自学

 
 

学时

 
 

              

 
 

学时

 
 

             

 
 

5

 
 

4

 
 

2

 
 

1章机电一体化技术导论

 


 

2

 
 

2章机电一体化的单元技术  2.1概述

 

2.2精密机械技术 2.2.1机械系统概述 2.2.2机械传动机构

 
 

6

 
 

4

 
 

2

 
 

2.2.3机械导向机构 2.2.4机械执行机构 2.2.5轴系

 


 

2

 
 

2.3传感检测技术 2.3.1传感器及其组成 2.3.2传感器的分类及其特性 2.3.3机电一体化中常用的传感器(1

 
 

7

 
 

4

 
 

2

 
 

2.3.3机电一体化中常用的传感器(2 2.3.4传感器的选择和使用 2.3.5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2

 
 

2.4伺服驱动技术 2.4.1伺服系统概述 2.4.2伺服系统中的执行元件 2.4.3电气伺服驱动系统

 
 

8

 
 

4

 
 

2

 
 

2.4.4液压/-压伺服系统  3章机电一体化的计算机控制技术 3.1概述 3.2计算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3.3工业控制计算机

 
 

9

 
 

2

 
 

2

 
 

3.4数字PID控制技术

 


 

10

 
 

4

 
 

2

 
 

3.5嵌入式系统技术

 


 

2

 
 

3.6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11

 
 

4

 
 

2

 
 

4章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4.1概述 4.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数学模型

 


 

2

 
 

4.3仿真理论基础

 
 

12

 
 

4

 
 

2

 
 

4.4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实例

 


 

2

 
 

5 5.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接口技术

 
 

13

 
 

4

 
 

2

 
 

5.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

 


 

2

 
 

6章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6.1概述 6.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产品规划 6.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

 
 

14

 
 

4

 
 

2

 
 

6.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详细设计 6.5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评价与决策

 


 

15

 
 

6

 
 

2

 
 

总复习

 
 

4

 
 

机电一体化系统实验

 

课程评价

教学资源
课程章节 | 文件类型   | 修改时间 | 大小 | 备注
1.6 讲义
文档
.doc
2017-05-03 168.50KB
2.2 精密机械技术
文档
.doc
2017-05-03 1.28MB
2.3 传感检测技术
文档
.doc
2017-05-03 1.19MB
2.4 伺服驱动技术
文档
.doc
2017-05-03 2.03MB
3.3 工业控制计算机
文档
.doc
2017-05-03 184.00KB
5.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接口技术
文档
.docx
2017-05-03 73.53KB
6.6 讲义
文档
.doc
2017-05-03 702.50KB
7.1 概述
文档
.pptx
2017-05-16 788.45KB
7.2 机器人编程软件的获取与安装及硬件连接
文档
.pptx
2017-05-16 788.45KB
7.5 讲义
文档
.docx
2017-05-11 2.30MB
课程章节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